上次的离婚潮还是去年的高考后,而今年是复工后
据说预约离婚的比预约结婚的高两倍,有的说这太普遍了,有的说早该离了,有的说差点离了…
数数这几年观众热议的离婚明星离婚话题,不用作详细说明了,大家纷纷表示见怪不怪,想想一群等着解脱的夫妻,来首潇洒走一回吧
在家闭关的这段时间有了更多时间的接触反而有更多情况的暴露,人们常感慨通讯发达了,交通便利了,感情升温很快,褪去也快,再也找不到那种以前车马很远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的感觉
而大部分女性表示婚后的幸福指数最关键点在她生儿育女的那个阶段,丈夫是否呵护有加,公婆是否照顾到位,到底是关爱多还是指责多将直接导致今后的家庭是否长久,是否和谐
有人说,这个时代赋予女性太多角色,她要成为一个好妻子就要做自我牺牲,过度追求事业终要谈婚论嫁,有孩子要尽量自己带,孩子的未来是否优秀重心是母亲三岁前的陪伴;然而很快又由于全职太太面临与社会脱节,与丈夫没有共同话题,丈夫下班后生活懒散,妻子则每天周旋在与婆婆的生活琐碎,然后一个女人既要迎合家庭还要懂得经济独立,在这个时候既得不到丈夫的理解也得不到亲人的同情,选择离婚逼不得已
虽然这对已有孩子来说是种伤害,可就算这样也无法忍受,可以理解,但也不是什么值得拿出来吆喝的事。马云说中国女性消费观不是在于她给自己买了多少,而是她选择买东西给丈夫,给老人,给孩子,从大数据看女人的消费水平一直都居高不下,而且大部分都是她们自己赚的钱,马云又说了,将来男人面临的共同危机就是如果自己不够优秀,不够努力能否择偶自己说了不算,因为决定权都在女性手里。
中国的女性劳动力支出已达国内劳动力水平的百分之六十。也就是说她们大部分的情况就是单身贵族自己挣钱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已婚女性也能做到经济独立甚至养家,更猛的是离婚后的女性,更能投身工作,因为输了家庭就不能输事业,想迎来人生逆转只靠自己,她们自信独立,更有恒心,这一点不夸张,挺现实的,所以女性手里更有主动权
记得每一段在教堂里结婚的牧师会问新人彼此是否愿意嫁对方取对方,是否能够保持忠诚,不管年老色衰,体弱多病,这是给这段婚姻走过场的
我希望未来的某一天真正的走进婚姻前你会被婚姻登记所的见证人做公正一样的婚前协议
作为女方
做老婆不是女朋友,可以随时任性,婚前你的脾气对方叫小可爱,婚后你的脾气对方叫欧巴桑,能不能做到包容,只要不是突破底线的事,不要为一件小事一吵就翻船然后说那就是你的底线,大小事能区分,女人也能屈能伸不必事事争上峰,做个自己能衡量是否有价值动怒,是否保证不会拿别人的错惩罚自己的人,自己是否经济独立,不要总让男方出资,自己也能贴补家用,男女平等,靠山山倒,靠人人跑就是这个道理。
做为男方
做丈夫不是男朋友,勤快了带女票去逛逛街看看电影找浪漫,懒了就窝家里打打游戏听听歌,婚后是否能够挑大梁保证家庭收入,尤其是妻子怀孕生产的那段时间,是否可以做到家务事平摊,是否能够保证不对着素面朝天的妻子漠视,能够不吐槽她孕激素反应的种种,持续一段时间糟糕的身材,不文雅的吃像,在哺育和养育孩子的道路上共同携手,不推责能负责,能够不要永远只让妻子陪孩子,能不吃饭看手机,能不蹲厕所看手机,上床睡觉前还是手机,你能保证在妻子给了孩子足够的爱的同时你能够足够爱她。
作为婆婆
是否能够和子女生活的重心分开,不必事事围绕他们的生活,是否能从内心接纳媳妇像自己女儿一样疼?只在在他们真的需要你的时候可以伸出双手,能否在媳妇生产期间给予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会像你照顾她那样教育自己的孩子以后如何去孝顺自己的奶奶,况且孩子跟你儿子姓,能否先不急对别人做判断,懂得多沟通,您可以提建议也可以听建议,能否接纳年轻人的生活并且赞同大于反对呢?
一个家庭在组合之前,你必须知道你应当尽在其位谋其事,绝对不是感情用事,情感是种化学反应,而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实效性,美好的事物从不永恒,总是爱护更加持久,婚姻前三思,谨慎而为之,不要轰轰烈烈的开始,潦潦草草的收尾,既然情情恳恳的牵手,就请兢兢业业的经营,不浪费青春,不辜负自己,不愧疚未来
有时候生活就像wifi,用顺手了偶尔网卡你就格外心急,用流量的时候你却不想拿它来看电影,因为wifi免费,流量收费,我们只需要换位思考,完整的家庭最好,偶尔出现裂痕我们不必急着解决,大喊忍耐不了。给彼此时间思考和成长,原地的呐喊是暂停键,离开就意味着曲终人散,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