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永生
上世纪七十年代年的一个冬天,保定市统一组织知识青年插队落户的欢送仪式。本人作为插队知青,有幸参加了那次活动。
我们是文革当中恢复高中的首批学生。记得,当时保定五中共有10个初中班,500多学生。初中将毕业时,学校动员大家上高中,但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大多数同学不愿再继续上学,想尽早参加工作挣钱养家。当时,父母也想让我初中毕业就去工作,我坚决不干,一定要上高中。倒不是自己有多么远大的志向,而是在“学工”、“学农”的活动中让我有了一些切身的感受。那次学校组织我们到保定变压器厂参观,看到冲压车间的工人用冲压机给钢管打弯,一分钟就要完成十几个,单调而重复,实在觉得没意思。所以,让自己一辈子就在车间里守着个机床干活,自然于心不甘。父母拗不过我,只能同意。没想到,高中的两年,自己在各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政治方面,不仅加入了共青团,还当了班干部;学习方面,先后担任过语文、外语等课代表;体育方面,代表学校参加了“五校运动会”,并夺得 200米低栏第二名。据说,至今母校还无人打破本人的记录。(当然,后来没有低栏这个项目了,也不可能有人再打破)那时,我们课上认真听讲,课下组织各种兴趣小组,同学们自由参加。每天下午,做完作业后还可以去进行体育锻炼,蓝球、足球、乒乓球、跳高、跳远等任你选择。那会儿,正是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在搞整顿,社会上传说可能要在我们这届高中生中录取部分学生直接上大学,因此,大家学习的积极性很高,都想能到大学继续深造。
谁想,两年的高中生活将要结束时,不但没让我们直接上大学,还要到农村插队落户。学校不仅让班干部带头报名,还要协助学校做那些不愿让孩子到农村插队落户同学家长的工作。当时,父母对自己要去插队落户表现得倒还平静,不像有些家长那样似乎天要塌了。父亲说,知识青年到农村插队落户,是毛主席的号召,也是国家的政策,国家不能不管。再说,年轻人到外面闯荡闯荡也没什么坏处。你们才十八九岁,路还长呢,谁知今后会怎么样?但不管到哪儿,不管干什么,都要踏踏实实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经过学校和班干部的努力,加上同学们内心已有的激情,我们两个高中毕业班有25名同学报名要到农村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据说,保定市那批到农村插队落户的高中毕业生有几百人,分赴保定地区的20多个县。在这过程中,我们还写了好多诗歌,用来表达自己到广阔天地炼红心的决心和勇气。现在想来既天真浪漫,又豪情满怀。保定日报的记者曾到我们学校采访,并搜集了不少同学们写的诗作。后来,报纸上发表了几首,其中就有我写的一首七言律诗。当然,编辑把我和一位女同学的诗搡在了一起,属的是我们两个人的名字。整首诗已忘记了,只记得有这么两句“知识青年跟党走,广阔天地显身手”。不管怎么说,这是我有生以来见诸铅字的第一篇习作。
欢送我们那天,市里不知从哪儿调来了很多大轿车和大卡车。由于跟车送行的家长太多,几乎每辆大轿车上都挤得满满的。我没有往大轿车上挤,而是爬上了拉行礼的大卡车。卡车就是那种国产的解放汽车,敞篷。本以为就自己一个人坐这种敞篷车,没想到,早有位女同学捷足先登。我俩相视一笑,我问她,你也没去客车里坐?她说,不想和那么多人挤,这上面多清净。我说,就怕太冷了,你会受不了。她说,没事,30多里地,也没多远,坚持一会儿就到了。
汽车发动了。我看到父母站在街边在向自己挥手。他们对孩子就是这样,放手,放心。我也向父母挥手,心里想着,不知什么时候能再回到他们的身边。
驶出市区,车速加快,风也大起来。正值隆冬,冷风刺骨。我把棉帽子的耳朵放下,又系紧。再看那位女同学,瓜子型的脸蛋已冻得通红,长长的睫毛上闪耀着霜花。她看了看我,也把围巾系好,把军大衣裹得紧紧的。当时,市里给我们插队落户的知青统一发了供给票,凭票可以买到生活日用品,其中就包括军大衣。我问她,你冷吗?她哆嗦着说,没想到这么冷。她是我们班上最漂亮的女生,学习也很用功,成绩也很好。她母亲本来不同意她到农村插队落户,可是她坚持,我们也去她家做过工作。记得那次我和一个男同学去她家,她母亲突然说,小潺身体不太好,例假也不正常。听到这样的话,搞得我们这样的毛头小伙子很是尴尬,不知如何作答。
我把身上的军大衣脱下来,要给她披上。她说,不用,我穿着呢。再说,你也冷呀。我说,要不,我们唱首歌吧?她说,好。我起头唱起了“塞北的狂风吹硬了我们的筋骨,南国的烈日晒黑了我们的臂膊”。唱完这首,又唱起了“我们年轻人,有颗火热心,革命时代当尖兵;哪里有困难,哪里有我们,赤胆忠心为人民”。连续唱了几首革命歌曲,我见她很兴奋,便问,还冷吗?她说,心里热乎了。
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达目的地——徐水县南亭公社。从车厢上下来时,腿脚都有些麻木了。县委书记亲自接见了我们,勉励我们认真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扎根广阔天地干革命。我们有20名同学留在了公社所在地南亭村,还有5名同学分到了相邻的村。留在南亭村的同学又被分到4个生产队。我和她没有分在一个队。至此,我们的插队生活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