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小说:《流浪地球》——科幻片改编蓝本

  新年观过電影,再看此书之下,发觉此书深入淺出,譚空說有,生了副電影改編的好皮囊。如今电影的热度已减退,再来浅谈此书。

作为一个轻度科幻读者,一連读了几部大刘的短篇,誠瞻華翰。初读此书才知,书设计了一个宏大的科幻灵感,而电影版仅仅是取了书的框架,与剧情无甚关系。读後,有感於这本书非常适合電影改編。

  何也?

  原因有三:

  其一,短篇。而且是“麻雀虽小,五臟俱全”。全文僅四章,正好起承转合,且故事简短,很有戏剧性。而对故事的简单素描,正好使得電影可以大刀阔斧、引申创作。事实上,電影的背景也僅据第二章末轻描淡写的一句話原创魔改而來。如此,既原创魅力,兼有短篇小說做世界观后台。岂非得宜乎?

  其二,宏大与微小。宏大世界观,而以小人物之眼所現。大小相形,高下相傾。世界显得愈发苍茫壮阔。而小人物的生命歷程却是人類史詩中的线索,穿插全篇,推动情节发展。如同希腊史诗《奥德赛》中专写奥德修斯一人的经历,却使读者窥见一段辽阔的历史。以小見大,以实現虚,這正是小說翻拍電影成功之要。不少幻想類小說翻拍片的通病就是空洞想象,然而敘事沒切入点。小是大的根本,宏大由微小堆砌而真实。这一点,流浪地球電影版还超額完成任務,穿插了很多中国式風土人情。

  其三,刘慈欣作品。《禮》云:師必有名。写下三体,斩获大奖美名的刘慈欣,加之其实力派硬科幻。大刘保驾护航。你话,有没有搞头?

  事不過三。箇中妙处,是我止想到这么多。也許,這僅僅是大刘先生隨笔之作,但江河奔流而去,歷史本身紀錄着所有不經意間的滄海遺珠。

  (以上是一個朝饔夕飧的阿宅,闲時草作的一点读後感,也可以算是電影观後感,简友轻喷)

浮夸风的小说封面


电影版剧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一、欧美篇 二、日本篇 一、欧美篇 最後的國度(上下冊) 約翰‧克勞利,木馬文化,出版日期:2018-...
    钟天心阅读 4,490评论 0 0
  • 《達爾文所未知的》解說詞 撰寫(Written):阿爾芒·馬裏耶(The Animal Mother) 翻譯(Tr...
    JENTSON阅读 5,333评论 0 1
  • 2018.4.4 烘豆子的道理,跟烹調很像。阿仙說。 因為梅納反應在日常的美食烹飪中不可避免會發生。麵包媽媽會燒菜...
    seg阅读 4,826评论 0 3
  • [りつまお]Deluminator 分級:15 摘要:凛月和真緒都有一個滅燈器,他們的滅燈器就是彼此。 警告:りつ...
    karen牌牛奶阅读 4,678评论 1 3
  • 已经出来实习一段时间 慢慢的也习惯了这种朝九晚六的生活 生活也慢慢的变得节俭起来 再也不像在学校那时一样 想买就立...
    With_0082阅读 1,774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