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毛传相关人物笔记

对萧子升、何叔衡、萧三、张昆弟、陈书农、邹鼎丞、罗章龙、李和笙(维汉)、周世钊的介绍:

萧子升 :1894年-1976年,字旭东,后改名萧瑜,湖南湘乡人。主要经历:湖南省立一师高材生,杨昌济得意弟子,与蔡和森、毛泽东并称“湘江三友”。1915年组织哲学研究小组,1918年任新民学会总干事,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获巴黎大学博士。1924年回国,任国民党北平市党务指导委员等职,后追随李石曾,1952年去乌拉圭从事文化教育事业。著作:《我和毛泽东的一段曲折经历》。

何叔衡:1876年5月27日-1935年2月24日,字玉衡,号琥璜,湖南宁乡人。 主要经历:中共一大代表,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1913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讲习班,后在长沙楚怡学校和第一师范附小任教。1920年冬与毛泽东共同发起成立湖南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34年红军长征后,留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

萧三 :原名萧子璋,是萧子升的弟弟,与毛泽东是同班同学及东山学堂时的同学。主要经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著名诗人。早年参加新民学会,后赴法国勤工俭学,又到苏联学习和工作。回国后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和革命文化事业,为中国的文化建设和对外交流做出重要贡献。

张昆弟 :1894年3月18日-1932年5月,号芝圃,湖南益阳人。主要经历:中国共产党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历任中共山东地方执委会书记、中共中央北方局委员等职。1918年与毛泽东等创建新民学会,1919年赴法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投身工人运动,领导了正太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为中国工人运动发展贡献卓越。

罗章龙:原名罗璈阶,湖南浏阳人。主要经历:早期参与革命活动,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之一,参与创建北京共产主义小组等。后在革命过程中犯了“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组织“第二中央”,被开除出党。此后在文化教育等领域继续活动。

陈独秀 :1879年出生于安徽怀宁,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早年从事反清革命,多次留学日本。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拉开新文化运动序幕。1917年任北大文科学长,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1919年积极参与和推动五四运动。1920年在上海发起成立马克思主义研究会,随后建立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从中共一大到五大,均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后因犯右倾投降主义错误,被撤销总书记职务。1929年因接受托洛茨基主义被开除党籍。1932年被国民党逮捕,1937年出狱后发表抗日文章。1942年病逝于江津。

谭平山 :1886年生于广东高明。早年参加同盟会,1920年北大毕业。五四运动时主编《新潮》杂志,创办《广东群报》,参与组织广州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加入共产党。中共三大上当选为中央委员,任中共广东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在国民党中央担任要职。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大革命失败后脱离共产党,参与组织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1948年参加组织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等职,1956年去世。

李大钊 :1889年出生于河北乐亭,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先后就读于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日本早稻田大学,留日期间接触马克思主义。1916年回国后,积极宣传新思想,发表《青春》等文章。俄国十月革命后,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1920年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建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此后积极推动建党工作,领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开展工人运动。1927年4月6日,被奉系军阀抓捕,28日遇害。

王光祈:1892年出生于四川温江。他是中国现代音乐史上一位重要的音乐家、音乐学家,也是社会活动家。早年积极参加新文化运动,1920年赴德国留学。1923年起在柏林大学学习音乐,致力于将西方音乐理论引入中国,对中国民族音乐的理论建设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著有《中国音乐史》等多部音乐著作。1936年获波恩大学音乐博士学位,1938年回国任教,1939年在重庆病逝。

张国焘 :1897年生于江西萍乡。1916年入北大读书,五四运动中表现积极。1920年参加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出席中共一大,当选为中央局成员。此后在党内担任多种职务,但曾反对国共合作方针,执行妥协退让政策。1935年长征途中,反对中央北上决定,进行分裂党和红军的活动,另立“中央”。1936年被迫取消。1938年叛逃,投靠国民党,后从事反共特务活动。1949年转居香港,1968年移居加拿大,1979年冻死于养老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