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毛志杰
互联网巨头百度公司年轻有为的副总裁李明远因存在巨额经济问题引咎辞职,引发了热议。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是如果从教育的角度分析,“年少成名”或许是潜在因素之一。
每个人都会经历儿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这几个阶段,而在这几个阶段都会有“配套”的责任、压力、荣誉、机遇或是能力……
之所以说“配套”,意思就是说:如果将成年人才能承受的起的压力或荣誉过早的给予青年人,那这个青年人可能就“享受不起”。这不是说青年人没有这个技术或能力,而是因为一个人承受力、情商、阅历、或是欲望等其他方面的因素都需要时间的磨砺。
而世上只有“时间”无法加速。
如果没有特别的资源或背景,正常的人或许可以“速成”,但不可能“超速成”,毕竟这个世界上“超人”少之又少。
前段时间有心人调查了一些原来“少年大学生”现在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发现这些人成年后的生活并没有预想的那样“永远领先”,大都过着平凡而普通的生活。倒是按照正常规律从小学到大学的人成功的概率更大。
所以,这对我们的家庭教育也提了个醒:要根据自己孩子的潜质和特点进行教育,让孩子一步一步的提高,“拔苗助长”切不可取。
那么,在日常家庭教育中如何才能遏止住自身“忘子成龙”的迫切心态,而使孩子稳步成长呢?
首先,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规律和概率的力量”,在普遍情况下,“早熟”的瓜大都没有“正常的甜味”。无论是在校学习或是特长技能的学习,都要注意孩子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否牢固,以及孩子在学习或读书总是否“动脑,用心”,这些都是今后提高或发展的基础。举个例子,有的孩子读书都是看个热闹,而有的孩子读书则是去分析“作者为什么这么写、我可以借鉴什么、我可以从书中学到那些知识”等等,那么,即使读同一本书,效果自然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从小养成的读书习惯的差异会逐步拉大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正所谓“差之毫厘,矢之千里”。所以,父母要通过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读书等方式,从小打牢孩子的基础。
另外,父母要能禁得起“尽早成名”的诱惑。曾经有个孩子从小文笔就很好,十多岁的年龄就写出了几十万字的小说,而且家境富足。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尽早成名的话,一定有很多的办法。但是她的父亲却说:“孩子年龄还小,不想过早成名,怕孩子承担不了。”这是一个十分有智慧的父亲。
虽然如郭敬明这样的年少成名的公众人物,但也担负了难以承受的压力,前段时间郭敬明还因为一些事情而在公众面前失态落泪。所以,在日常家庭教育中,也要避免“拔苗助长”,要按照自己孩子的规律,一步步的展开教育。
其实,百度这位年轻的副总裁李明远现在就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但是,也是一种成长的代价。正如李明远自己所说:“作为高管,我现在意识到,的确不应该和确有必要的机构以外的人有经济往来引起误会。作为高管,很多事不可以做,以避免风险和隐患问题。我这方面学习的不够,不符合一个高管的要求,我应该认识错误……”
这或许就是年少成名的代价,或许假以时日,李明远随着时间的磨练再登高峰也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