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
犬牙交错
【拼音】
quǎn yá jiāo cuò
【释义】
错:交叉,错杂。比喻交界线很曲折,象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也比喻情况复杂,双方有多种因素参差交错。
【出处】
《汉书·中山靖王传》:“诸侯王自以骨肉至亲,先帝所以广封连城,犬牙相错者,为盘石宗也。”
解释:现在诸侯王都是骨肉亲人,所以先帝就将天下分封给个诸侯王,让各诸侯王的封地界线交错,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
【近义词】
参差不齐 错落有致 犬牙相制 犬牙相错 长短不一 纵横交叉 叶影参差 良莠不齐 纵横交错
【反义词】
齿若编贝 整整齐齐
【成语故事】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与项羽经过数年战争,终于统一全国,建立大汉王朝。新朝初立,为了巩固中央的权力统治,汉高祖刘邦大封开国功臣,那些跟随出生入死打天下的将军们被封为诸侯王,刘邦共分封了7个异姓王,分别是韩王信、赵王张耳、淮南王英布、楚王韩信、梁王彭越、燕王臧荼、长沙王吴芮 。
当时汉朝的异姓王可以有自己的军队,自己的法令,也有自己的国丞和太子,但都是汉的附属国,诸侯国是没有固定俸禄的,他们不需要汉王朝支付他们俸禄,他们的俸禄是自己管辖地区的赋税,如果地方治理的好食邑也就多了,相反他们每年还要向汉天子进贡。
但是不久,异姓王开始轻视汉朝中央皇权,刘邦不得已开始陆续废除异姓王,结果导致异姓王叛乱,不过刘邦很快就镇压叛乱。刘邦觉得,异姓王非自己同宗,对中央皇权威胁太大,于是为了巩固汉室,汉高祖又大力赐封同族的人。将自己的亲人和后代封为诸侯王。
后来在汉景帝时,又爆发了以吴王为首的七国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征讨,平定了叛乱,但同姓诸侯的存在依旧威胁着汉朝的江山。
到了东汉武帝时,为了巩固中央集权,汉武帝施行了“领地削减”的政策,也就是削弱王侯们的势力,并且想进一步采取行动。这个举动引起诸侯们的恐慌,便对汉武帝说:“我们与王室血脉相连,先帝将封地如犬牙般交错安排,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共同保护汉室,希望汉武帝能手下留情。”
于是,汉武帝后来颁布推恩令,将诸侯的领地分封给他们的子孙们,这样各诸侯王通过一代一代的分封,将领地划分成若干的小封地传给后人,不出数年,诸侯王领地越来越小,实力也远远不足以威胁中央集权的统治。这样也是大大巩固了中央集权。
【造句举例】
这件事牵扯面广,几方面利益犬牙交错,所以在处理时一定要慎重。
晨雾中,远处的山峰林立,犬牙交错,绵绵不绝,让人觉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