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道栅格(Channel raster)
可以理解为载波的中心频点的可选位置;
整个载波的中心频点(channel raster )位置和RB总数有关系,在RB数量为偶数时,表示Nprb的子载波0,当RB数量为基数时,表示Nprb的子载波6。也即比小区频率的绝对中心向上偏移了半个子载波。
NRB表示带宽,nPRB代表第几个PRB,k表示第几个子载波。
NOTE:从这个表可以看出,如果知道了载波的中心频点,就知道了现在载波所在的中心频率。再根据带宽及SCS,就可以知道这个载波的所有RB的子载波频率位置。
那么我们来看看协议是怎么定义信道栅格的,怎么由中心频点算出中心频率。
全局频率栅格
协议在定义信道栅格时,先定义了全局频率栅格(global frequency channel raster ),在5G NR中,全局频率栅格定义为RF参考频率FREF的集合,频域范围为0-100GHz,主要是为了标识RF信道、SSB或者其他资源的频域位置。NR-ARFCN(NR Absolute Radio Frequency Channel Number)则为了对RF参考频率的频域范围进行编码,取值范围为 FR1(0…2016666) 及FR2[2016667...3279165] ,NR-ARFCN和RF参考频率的关系如下式所示
FREF= FREF-Offs+ ΔFGlobal(NREF– NREF-Offs)
针对上表,举例说明,假设有NR-ARFCN参数为620000,则对应的频率计算如下式:
FREF= FREF-Offs + ΔFGlobal (NREF – NREF-Offs)
FREF= 3000 + 15*(620000 – 600000)/1000 = 3300MHz
在计算时要注意kHz跟MHz的单位不同,实时转换。
信道栅格就是在全局栅格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频段(operating band)做了范围及步长的限制。
同样,我们在看一下我们刚刚计算的例子,当NR-ARFCN参数为620000时,对应n77band,n77band的起始频率就是3300MHz(38.101-1 Table 5.2-1: NR operating bands in FR1)。
所建小区的中心频率必须符合FR1 38.101-1及FR238.101-2中的Table 5.4.2.3-1: Applicable NR-ARFCN per operating band的取值范围,但并不表示表里的每个值都适合做中心频点,因为还有PRB,及SCS的限制,中心频点要在带宽的中心附近,符合文章刚刚开始的表Table 5.4.2.2-1: Channel raster to resource element ma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