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地过春节,在同一个城市打拼的四五个老朋友老同学有了更多没心没肺聚在一起吃肉喝酒的时间,可是每次聚会平常活跃爱闹的李四总是显得有点阴郁,开心不起来。在我们的追问下,他道出了自己的烦心事。
原来他怀疑自己患上了帕金森症。特别是最近两个月,症状明显。他对照网站帕金森症状检索,对号入座认为自己的临床表现主要有这几项:一是头部,会不由自主地晃动,动作幅度很轻微但频率很快,有点像印度舞里面扭脖子的动作;二是眼睛,眼球在聚焦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向斜上方窜动;三是左手有时候轻微颤动。
在我的印象中,五六十岁的人才会有帕金森症状。朋友35岁,在某私企做财务工作,脑力劳动者,工作压力不小,平时熬夜加班的事挺多,有抽烟喝酒的生活习惯。我们这帮人都不是学医的,医药健康知识及其有限。看他忧心忡忡,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安慰他:手抖不一定就是帕金森,担心自己生病,越想越不舒服,上医院挂个号听医生的专业解答,别自己吓自己真吓出病来。
对于我们建议他去看医生的话语,李四吞吞吐吐说出了自己心中第二个担心。他几次拿起手机打开小程序想预约挂号,但是几次都放弃了。他直言自己不敢去看医生,他担心自己真患了病,而这种结果,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没办法面对自己的媳妇和孩子。
李四说完这番话,聚会氛围有点低气压了,大家暂时保持沉默。是啊,当好朋友正处于一种负面的情绪中,三言两语的鸡汤没什么积极作用的。大男人怕见医生,也没有什么羞耻的,谁说大男人就得刀枪不入?我们这帮人都是打了十年交道的朋友,彼此都了解,成年人的脆弱和情绪,大家都感受得到,也会给予包容理解。但是如果他始终保持负面情绪,那肯定对健康是不利的。不约而同的,大家商议看各自的时间表,商议抽出时间陪他去看医生,先把他心病警报解除了,其他的再商量。
�牛年开工第一天,简单记录下这个小事,想说的是:对陷入困境的朋友,鼓励是有用的,打气也是有用的,但更有帮助的就是帮助他和他一起找到正确做事的路径,然后拉着朋友去面对和突破。
加油,李四,你行的!
列为看官有什么和朋友相处的故事,欢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