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杂记

假期舒缓的心态,给了自己很多空间,也更多的听到她的声音。越是提醒自己时时刻刻对权威敬而远之,好像就越容易把“我真正在乎你”的心情传递到位。

也许是习惯了想要去听到孩子的声音,发觉自己太站在孩子这一边,常以“我认为对待孩子更好的方式”来思考,几乎已经成为我新的value judgement,以此为制高点去判断周遭。

我提醒自己这是不必要的,孩子之前,她是个独立的人,那不仅代表她需要被尊重,同时也代表她需要去尊重其他个体。而我的judgement本身就是错误示范。我需要更柔和,更抱持,更多面的去理解面对孩子的那一方,尝试体会更多与我不同的人,去看到不同经历带来的开放性的结果,生命太不可思议了,太不可预测了。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标本,并不存在唯一正确的方式,有的只是错综复杂的防坠网,谁都不容易。

也开始体会到照看他人的责任。有感受,却还想得不深。对待家人以外的人的责任感,从前我并没有一手体验,现在却忽然沉甸甸。

我并不像我以为的那样了解自己。对想象中的美好充满幻想,对不符期待的事充满挫败,对划定范围内的事充满执念,以为已经拆了不少树桩,结果还是一样。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近在读这本书,从中国传统文化入手去探讨教育的问题,有收获。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很多时候都能感觉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世界很大,自己在其中更显渺小。天气又渐渐转凉,却抵不过心凉。对自己的处境无...
    饮一杯柠檬茶阅读 316评论 0 0
  • 【原文】(9.16)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不为酒困,何有于我哉。” 【通译】 ...
    钱江潮369阅读 468评论 0 3
  • Barbara:一种常见的问题,这个问题别人想而且已经解决了,我再去做,就不是有创意的事情了?你怎么看这个情况? ...
    水上山阅读 305评论 0 0
  • 《闲话闲说-中国世俗与中国小说》 阿城 这个解读比较有趣,观点相对也独特。文学的剖析、文艺的剖析一定不能单从其文字...
    陈小五阅读 289评论 0 4
  •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按照中国的农历,八月为秋季的第二个月,古时称为仲秋,因此...
    花香飘自沉淀处阅读 28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