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读书是个问题,这个问题大到国家总理在工作报告里提倡要建设书香社会。媒体披露,去年我国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仅4.56本!国人读书之少,确堪忧虑。在明白人眼里,一个不喜读书的人,是寡味的人;一个不喜读书的社会,是浮躁的社会;一个不喜读书的民族,就不可能有长足进步和创新的活力。
提到读书,每个人都有话说。作为中国人,有意思的是,当下成人已经很少看书了,却督促着孩子多读书。家长眼里的孩子读书,分明带着教育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如果不能让孩子成才的书,家长显然是不鼓励的。
古人读书,讲求仪式。焚香沐浴,明月清风,乃至红袖添香,可见读书非小事。今人读书,随手拈来,时尚书刊娱乐圈,武侠言情无厘头,极尽消遣娱乐,好书反而被搁置一边。至于看一些纯粹的文学书、哲理书,就有揶揄声音不断传来:他还是文学青年呢,文学梦未退热!
阅读带有功利性,那是因为功利早就绑架了现代人的心灵。你跟一个不喜欢读书的人谈阅读,犹如鸡同鸭讲。你告诉一个人读书能改变精神生态,他肯定不屑一顾。读书能改变现实处境吗?很难!那么还读什么书呢?现代人喜欢能够快捷直通目标的途径,读书确实不能带来什么,以至有一段时间,“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
既然这样,我们还要读书吗?读书真能改变我们的生活?我的回答是,你不要指望读一本书能改变什么。但如果你能够读上10本、20本、100本、200本,直到阅读成为你的习惯,成为你的生活方式,成为你思绪放飞的空间,成为你的信仰力量。不知不觉,你的性情、心境就会改变,它让你变得凝思、安静,纷扰如潮般消退,寂静处你能听到花开的声音。
我们总是嘲笑文学、哲学,但我们同样无法摆脱内心不时袭来的浮躁和困惑。书籍是静态的,惟有你打开、走进,一切才会变得活跃而丰富。书籍不能给你现实的答案,也不能助你解决现实的问题。如果讲求实用,税务工商金融法律等一切实用知识都能开启一道现实的门。但你进入了一道道堪称成功的门,你的内心依然会觉得空落不安。
这个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试试用文学的语言来开启僵死的心扉呢?文学不能唤起或改变什么,但对有慧心的人来说,阅读会呼唤你内心的回归,让你忆起初心,让你清醒你走了多远。而对一个人生刚刚起步的孩子来说,生命中如果一直有着健康、睿智、丰富、有趣的阅读,犹如一个智者呵护着你的精神生长,此去人生就不会寂寥绝望。
“成功人生”其实是个误区。我们往往误解了成功的意义,以为成功就是出名、上位、有钱、有影响力。社会领域的成功往往被恶质文化绑架,严酷的职场竞争力,书籍似乎是帮不上忙的。而厚黑学、潜规则之类的生存法则,中国人却无师自通。所以,当我们的经济日益成功,城市的雾霾化和精神的荒漠化却同步而来,弄得我们灰头土脸却又不知往哪儿突围,一直在苍穹之下徘徊郁闷。
人生如芦苇般脆弱。但“人是一支有思想的芦苇”(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名言),所以我们难免会痛苦、彷徨乃至恐惧。因为脆弱,我们喜欢逐群而居,跟着同一风向摇摆,不可遏制地从众随俗。强风会折断芦苇的筋骨,在群体之中未必温暖,热闹过后总会寂寥。此刻,你听到苏格拉底说,未经思索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你若内心一动,就会开始放眼寻找,如果能走进代表人类精神高地的书籍,或许再也不想离开。会心的阅读会打开心灵的窗棂,阳光照进原本杂乱枯寂的房间,你的目光在文字里远行,思绪穿过一片片丛林,忽然一片鸟的羽毛飘落在脑海里,这个时候,人已经开始改变了!——但你不一定精确地知道。
一个人的身体生长,离不开丰沛多样的食物;一个人的精神磅礴生长,离不开自由恣肆的精神食粮。一些人从来漠视内心需要什么,那是因为他们匆匆走上人生路,压根就没带上精神粮草。这样的人如果越来越多,显示整个国民教育越来越失败,社会风气越来越粗鄙。粗鄙野蛮的群体跟公民社会是天然对立的,它将不断滋生让社会躁动不安的情绪。
古人的智慧里透着温润稳厚的精神气息。外国人嘲笑中国人是世俗社会,没有宗教,所以导致道德沉沦、社会失序。我倒以为,历史就是中国人的宗教,道德就是中国人的哲学,传统就是中国人的文化信仰。我们如今面临的各类精神危机,恰恰是我们丢掉了传统,丢掉了秩序,并开始怀疑道德、怀疑历史直至怀疑存在的意义。
这一切,我以为是从整体丢掉读书的传统开始的。有文化的人越来越多,但启发人文情怀的阅读却越来越少。我们只读“有用之书”,这是失衡之结。不妨多读一些“无用之书”,不要指望读书推进事业,而应深信读书可以丰富人生,让精神更加明亮润泽。
如果你愿意相信,读书关乎人生的福祉,那么,读书就会自行构筑你的精神大厦。幸福的三轮车,莫过于阅读、思索和写作。悦读打开视野,语言浸润心扉,犹如一场酣畅的远行;而漫无边界的思绪放牧、每有一得的阅读笔记、体会,犹如耕耘了一块自留地;如果你还能自由而快乐地写作,不为功利的写作,那就太妙了,我们在文字里发现了另一个自己。仿佛在自留地上慢慢地打桩,一篇文字犹如一根桩柱,桩基稳固了,你精心营造的小房子就能遮风挡雨,笑傲人生。有了这三样习惯,我们犹如骑着三轮车在田园里悠然,还愁什么呢!如果再有条件“行万里路”,就变成了四轮驱动,远方变得不再遥远,一直躺在你的心怀里。
我们都是平常之人,阅读也是平常之事,纯属个人生活,本可不必招摇四方。但放在全社会,阅读真不能算小事。常言道,读什么书决定着一个人的格调和品位。国人最常见的问候是“吃了吗?”,如果有一天发现,我们能够理所当然地问“读了吗?”或“最近读了什么书?”那就可喜可贺了。回想去年我在单位提倡“书香润心”阅读计划,鼓励同事每人每年读书不少于10本。我不指望立马见效,只是希望同事们能够习惯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方式,以静默的阅读来适当阻隔外部无比的喧嚣和诱惑。
一杯清茶,能滋润肠胃;一本好书,能润泽心灵。我们未必真有那么忙,而是缺乏坐下来的心情。如果你现在有心情,那就让我们一起进入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