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绰,小字燕燕[3],契丹族,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
萧绰知人善任,重用韩德让、耶律斜轸等汉族和契丹族大臣,锐意改革,奖励开垦,减免赋税,发展生产,整顿军队,使契丹从中衰逐步达于鼎盛。

01、出身名门,自幼聪慧
萧绰出生于953年6月18日,家世显赫,父亲萧思温是辽朝的宰相,母亲是辽太宗耶律德光的女儿燕国公主。
她从小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爸爸妈妈非常爱她,她活泼可爱,特别喜欢荡秋千。

自幼聪慧,5岁开始父亲教她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她记忆力强,对所读书过目不忘。

萧绰自幼便展现出与众不同的聪慧与果敢,行事干练,对任何事情都有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精神。

有一次,萧绰的几个姐妹一起干家务活,几个姐妹草草地就收场了,唯独她还在继续仔细地擦,家具收拾得整整齐齐,萧思温称赞道:“此女必成大事。”

02、被封皇后,执掌朝政
969年,辽穆宗耶律璟带着萧思温等亲信大臣前往黑山打猎。入夜,喝醉酒的耶律璟被近侍刺杀,萧思温拥戴耶律贤即位,改元保宁,是为辽景宗。
因拥立之功,萧思温备受重用,升官加爵,官至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而萧绰也得以入宫,被封为贵妃。

萧绰与耶律贤伉俪情深。耶律贤在与妻子的日夜相处中,感受到萧绰过人的胆识和非凡的才能,于是和她谈论朝堂大事。

同年五月,年仅 16 岁的萧绰被册立为皇后。辽景宗自幼体弱多病,许多政务难以亲力亲为。

聪慧的萧绰便开始协助景宗处理朝政。她处理政务井井有条,逐渐赢得了景宗的信任与倚重。

972年1月16日,皇子耶律隆绪出生。萧绰沉浸在初为人母的幸福之中,辽景宗对她越发宠爱。

辽景宗越来越信赖萧绰,他在朝廷上宣布若有什么重要的军国大事,让萧绰召集蕃汉大臣共商。最后由萧绰综合各方意见再做出决定。

她所做的决定,辽景宗最多只是听听通报,在萧绰的努力下,辽国军事日渐强盛,政局经济也步入正轨。
980年1月21日,耶律贤封皇子耶律隆绪为梁王,耶律隆庆为恒王 。

03、被封皇太后,临朝称制
982年10月13日,三十五岁的耶律贤在出猎途中,病卒于云州焦山行宫。
临终时留下遗诏,命年仅12岁的耶律隆绪继位,是为辽圣宗,萧绰被尊为皇太后,开始临朝称制。

982年10月20日,耶律隆绪初次临朝视政。初三,群臣上尊号曰昭圣皇帝,尊皇后为皇太后。
然而主少国疑,此时的辽朝面临着内忧外患的严峻局势。内部,宗室亲王势力强大,对皇位虎视眈眈;

外部,北宋一直对燕云十六州怀有收复之心,不断对辽朝边境发起侵扰。
对如此困境,萧绰展现出了非凡的勇气与智慧。她任命耶律斜轸为北院枢密使,管理内政事务尤其是严管贵族 。

任命韩德让为南院枢密使,总管汉人事务。萧绰将耶律休哥安排在南京留守,总管南面军事,加强边防。
与此同时,萧绰采纳南院枢密使韩德让的建议,对宗室亲王颁布命令“诸王归第,不得私相燕会”,使他们失去兵权。

04、披挂上阵,抵抗北宋军队,提升威望
986 年,北宋趁辽圣宗初立,以为有机可乘,于是兵分三路,发动了大规模的北伐战争,史称 “雍熙北伐”。

4月18日,面对北宋的来势汹汹,萧绰亲带韩德让和耶律隆绪宣布亲征,与耶律休哥协同作战。

4月30日,萧绰以耶律休哥抵御东路宋军曹彬一路,又以耶律斜轸抵御西路宋军杨业一路。

她亲自登上城墙督战,她指挥若定,她指挥若定,巧妙地运用战术,集中兵力各个击破。

6月12日,曹彬军队在岐沟关大败,收拾败军连夜渡过拒马河[ ,宋军溺死者不可胜数。
萧绰带领将士们乘胜追击,宋剩余部队逃奔高阳,又被辽军冲杀攻击,死者数万,丢弃的戈甲堆积如山。

8月17日,耶律斜轸派侍御涅里底、干勤哥向朝廷奏报克复朔州,活捉宋将杨业。
杨业绝食殉国,萧绰下令将杨业的头颅割下,装入匣中,传送边关各地。

辽军士气大振,而宋朝守军则大受打击,无法守住已经夺得的土地。辽顺利地收回了所有的疆]土。
987年5月5日,耶律隆绪率领百官给皇太后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行礼完毕之后,群臣给皇帝上尊号为至德广孝昭圣天辅皇帝。

05、订檀渊之盟,宋辽和平百年
1004 年,萧绰与辽圣宗再次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辽军势如破竹,一路打到澶州(今河南濮阳),北宋朝野震动。

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御驾亲征。宋真宗抵达澶州后,宋军士气大振。

不久,辽军统帅萧挞凛率先到了澶州城下,等待萧太后与辽圣宗。
守城宋将张瑰命人射杀城下辽军,使用三床弓弩,以枪为箭,杀伤力非常大,一大批密集枪射向城下辽军。

辽军抱头鼠窜,萧挞凛被正中额头,没等萧绰赶到澶州就因伤势过重死去。
萧挞凛之死让辽军士气受挫,辽军已陷入重重包围之中,一旦周围的宋军对辽军实施合围,辽国可能就此亡国,萧绰审时度势,决定与北宋议和。

双方经过多次谈判,最终签订了澶渊之盟。澶渊之盟规定,宋辽约为兄弟之国,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双方以白沟河为边界。

辽宋达成澶渊之盟后,1005年1月22日,下诏诸军解除戒严状态。同月,班师。

澶渊之盟维持宋辽之间旧有的疆界;宋国每年向辽国提供三十万金帛。双方结束了多年不息的争战,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相对和平。

06、锐意改革,促进辽朝繁荣
在稳定了外部局势后,萧绰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国内的改革与发展中。她推行了一系列汉化改革措施,大力吸收汉族先进文化和制度。

在政治上,她完善了辽朝的官僚制度,选拔人才不论出身,注重才能,使得更多有识之士能够为辽朝效力。

在经济上,她鼓励农桑,减轻农民赋税负担,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时,她还加强了对商业的管理,促进了辽朝商业的繁荣。

在法律方面,萧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打破了契丹人与汉人在法律上的不平等地位。

在萧绰的统治下,辽朝的国力达到了鼎盛时期,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07、归政儿子,病逝
1009年11月20日,为耶律隆绪举行了契丹传统的“柴册礼”,将皇权交还给耶律隆绪,结束了她在辽景宗、辽圣宗年间四十年有余的摄政生涯。

萧绰出发去南京安享晩年,12月23日),萧绰病重。12月26日,耶律隆绪宣布大赦天下以为萧绰祈福。

1009年12月29日,萧绰逝于行宫,终年五十七岁,萧绰去世后,辽圣宗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将她与辽景宗合葬于乾陵。

08、与韩得让的爱情
辽景宗去世后不久,萧绰便向韩德让坦露了多年的深情,表示愿与他重拾旧情,再续前缘,并希望他能好生照看自己的儿子,即当今皇帝。
从此,韩德让更加忠心耿耿,而萧绰对他也是完全信任,让他总领禁军,管理首都防卫。

韩德让原配李氏去世后,萧绰更是在韩德让的帐室中设宴款待皇亲众臣,厚赏群臣。
所有人心知肚明,这就是萧太后下嫁韩德让的喜宴,从此以后,韩德让就是大辽国的太上皇了。

萧绰的逝世对晚年的韩德让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从此郁郁寡欢,一年后便因病去世,享年71岁。
辽圣宗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一切规制都与母亲萧绰相同,并将他安葬在母亲身旁。

萧绰出身名门,自幼聪慧,16岁被封皇后,她凭借着智慧执掌朝政,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
被封皇太后,临朝称制,对外曾击败宋军,后来订立檀渊之盟,对内锐意改革,使辽朝繁荣昌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