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类似的梦境,梦见自己还是为高考做准备的学生,昨晚又梦到了,醒来留在心中的是那份久久的意难平。梦醒了意识到我马上就是奔四十的中年人,离开学校已经十几年了。高考是留在我心里永久的遗憾,这种事情无法跟别人讲,讲了只会得来嘲笑,别人不是你永远无法共情你的经历。小时候我们都知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道理,总认为自己足够努力,现在回想起来是不够拼命。
经常幻想如果知道了这结局,再回到过去应该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吧。这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在小说或者短剧里才会碰到的事情。就像歌里唱的那样“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这种失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
高考第一年失利复读了一年,第二年选择了一所专科学校,期间有专升本的机会,大把的时间花在了“体验生活”和兼职上了。
是中考的失利?选择了一所普通的乡镇高中,流水线式的压榨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学校认为招收上来的学生都是学习中下游的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一套卷子重复抽查考试,跟老师的绩效工资挂钩,要求正确率在百分百。高考时候学校的第1名虽是过了一本线,在县里却是不入流。我对母校有着一种恨意。如果是重新选择,我可能不会选择那所学校。一所现在已经不存在的学校。
是自己不够努力,家庭环境导致的么?很多时候一个人的成功是一代人甚至是几代人的托举。这里的托举不是财富地位的托举,而是文化的托举。家不需要富有,也许很穷,但需要有传承,有一个很好的家风,父母是那种明事理的人。
这次国庆假期回到了家,去我小姨家串门,她家孩子也就是我表弟今年高考考的不错,考入了重点211,这是我认为家庭教育比较成功的案例。我小姨没上过几天学,靠自学看杂志翻烂了一本新华字典认识了几乎所有的字,小姨夫也没上过学,但是他们知道孩子教育的重要性。由于年龄相差不是很大,我跟我小姨在一些方面还是很聊的来,我小姨说她信了我一句话“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实践证明很有效果。
想想我小时候,父母不认为一个孩子拥有什么人权人格,养孩子就像养小猫小狗差不多,你是我生的我能决定你的一切。就是现在我妈经常逗弄我家孩子,看着他窘迫的样子哈哈大笑,我经常制止这种行为,我妈却不以为然。我家孩子两岁半,我们经常说你出去要讲礼貌,别人给你东西你要说谢谢。突然有一天孩子说“谢谢个屁”,我问:“谁教你的?”,他说奶奶教的。
我以前基本是散养的,8岁前能数到10,小学一二年级能做对加法,减法全错。就有一次试卷全是减法,考过零分,基本倒数,连铅笔都不知道怎么削。三年级突然顿悟了一样,字也写的好了,尤其数学好,总成绩能到班里的前两名。初中还是班里的前十名,后来就是一般了。
父母是大字不识的人,只知道学习能出人头地,以家庭条件不好作为情感绑架激励我要好好学习。貌似穷是一种“荣誉”,这种“荣誉”后劲不足,不为“知之”而学难以为继。考的不好就是侮辱谩骂,我的父母没有为学习的事情打过我,我们那有打的,而且还把孩子打进了一个重点学校。我小时候是趴在炕上或者外边打谷场的石头上写字。特别奢望能有张写字的桌子,父母认为没用,终于有一天有了这样一张桌子对我是真的没用了,我去了外地上学,那张桌子到现在一直盛放杂物和针头线脑。
我妹跟我妹夫也是基本不怎么关注孩子的教育,她家小儿子跟我家孩子一般大因为缺少父母语言的沟通几乎不会说话,她家大儿子四岁了经常是大喊大叫。也是这个国庆中秋节,在我父母那,从院子里吼道客厅,再到炕上,一会跑跳打滚,伴随着大人的吼叫,这种场景让我很奔溃,分分钟想要逃离。我妈坦言说她特别喜欢这种“其乐融融”的场景,我却感觉我一眼看到了这两个孩子的未来,让人担忧。
如今的我无法改变昏昏沉沉的过去,平静的面对现在,护好教好我的孩子,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