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作为评委参加了演讲比赛。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组,历时一天。评委可不仅仅是个脑力活,更是个体力活。早八点半到晚六点,我这老腰真是难以忍受。下面谈几点感想:
1.小学生组最精彩。每一个小朋友都准备十分充分。与其说孩子准备认真,不如说家长对此事的重视。也许出于孩子能力的培养、胆量的锻炼、不同活动的体验,家长们都极为看重孩子的每一次表演。早早的赶到会场,精致的妆容、靓丽的服装,无不彰显着家长的用心与细心。而孩子们对紧张的感知是最小的,所以,鲜少有人忘词。整场比赛下来,个个精神、人人精彩。
但撇去朗诵技巧与服装,背景音乐与妆容,我更关注孩子们的稿件。他们都在说爱国,都在谈四十年变化。那些故事有的是自家的,有的是别人的。但基本不是孩子的故事,没有孩子的眼光,缺乏孩子的视角。我认为,低年级的小朋友应展现活泼、童真,高年级的同学应表现活力与朝气。从孩子的角度着眼,写他们的故事,说他们的心声,这样的故事才最耐听、最好听。而整个上午,基本听到的,都是大人的角度、成人的思维和老师的话语。说真话的太少太少,露真情的太少太少。
很多孩子都说,我们太幸福了。殊不知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和姥姥姥爷,过得那是多么的艰难岁月。吃糠咽菜、缝缝补补……但孩子们真这么想吗?他们难道不厌烦补习班?难道不抵触很多的作业?难道不爱大自然,不爱玩泥巴?祖辈们难道就因为没用过平板、手机,没有无线网,所以就不幸福吗?
所以,问题在指导老师那里!用现在孩子的童年对比自己的过往,所以得出现在的孩子太幸福的结论。其实,每一代人都有属于每一代的人的独特乐趣,亦有属于每一代人的艰辛与困难。未来的孩子,其实并不轻松。
另外,我始终认为,让孩子过早接收专业、严格的播音指导,并不见得是多好的事。孩子早早被限定,开心就话里带笑,难过就流露哭腔,该抬手时抬起手,该握拳时就握拳……无比程序化的把稿件表演出来,早早的丧失了最真的表现。而演讲,应是用真情实感打动人,用思想引领人的,而肢体动作更是自然流露,而非刻意为之。技巧永远是其次。世界上优秀的演说家,不见得都是优秀的播音者。他们的成功,在于灵魂,在于思想。多读书,沉淀思想,提升自我,才是从小需要培养的习惯。
2.初中组全部假大空。31名选手毫无例外的全部假大空。我甚至还犯困、走神了一小会儿。中学生本身确实尴尬:不能太活泼、太幼稚,却又无法太理性、太深刻。他们正处在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时间段,确实不好把握。但一味高大上的颂扬,全篇的又红又专就好吗?
何不写出自己的真实情感,再略加润色。不就是篇好的演讲稿吗。
此外,初中阶段,家长已全部将重心转移到孩子的学习成绩上来,所以对于才艺的重视程度明显下降。也使得初中组的孩子们从服装、妆容,再到到场时间,都表现出了懈怠的情绪。更有甚者,在会场内高声打电话,引来大家的一直鄙视。其实,孩子的每一个活动,作为家长都值得去见证。无论此时孩子学习好与不好,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3.高中组最成熟。高中生已经成年或即将成年。他们能够支配自己的行为,能为自己的事情作主,有着极强的自主意识。此时,家长陪伴者已少之又少,来者也最多是亲友团,前来观赛的。对于选手的比赛,他们是插不上手的。而且,进入高中,学生的专业学习已然明确,学习播音主持的学生,这场比赛便是优势发挥;非专业者,则可能是为了完成学校任务,亦或在这方面有天赋。
依据学生特点,高中组的优胜者,分两类。一类为专业者,另一类为依靠演讲内容、真情实感打动人心者。这一次,高中组的一等奖获得者刚好涵盖了这两类学生。而我更看好后者,他们的演讲之路才更广、更长。技巧的把握,在同行之间便会黯然失色,失去优势。演讲者,真正角逐的,应是内核力量——思想。
总而言之,语言即思维的外化。要想演讲成功,稿件必定要有思想、有内涵,感情必定要充沛、饱满,这样才能有煽动性、感召力、代入感。当思想散发光芒、感情充满力量,即使没有字正腔圆的普通话,人们也只会认为“普通人才说普通话”!
首先,能感动自己;其次,再打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