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作风之彩,晕染鲜明底色

党的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作风,犹如党的一面旗帜,鲜明地展示着党的形象,深刻地影响着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作风建设关乎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党只有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支持。良好的作风,能使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从而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反之,若作风不正,脱离群众,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  

从党的百余年发展历程来看,作风建设是推动各项事业前进的强大动力。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红军战士秉持艰苦奋斗的作风,靠着“红米饭、南瓜汤”,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斗争,最终完成了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伟大壮举,为革命保存了有生力量,也为之后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到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铁人王进喜带领石油工人,以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的拼搏精神,克服了恶劣的自然环境与技术难题,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开启了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新篇章,这正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作风的生动体现。而在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经济特区的建设者们勇于创新、敢为人先,以开拓进取的作风,在一片荒滩上建起了现代化大都市,为全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提供了宝贵经验与示范,吸引了无数人才与资金投身经济建设浪潮,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些不同时期的事例,无不彰显出优良作风对党员干部奋斗精神的激发,以及对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和力量的凝聚,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坚实的保障。

在新时代新征程,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中央八项规定从改进调查研究、精简会议活动、精简文件简报、规范出访活动、改进警卫工作、改进新闻报道、严格文稿发表、厉行勤俭节约等八个方面,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规范提出了明确要求。通过开展学习教育,能够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作风建设的重要性,自觉遵守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不仅有助于持续巩固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更能够以党风政风为表率,引领社会风尚积极向好,使党成为凝聚全体人民向心力的精神旗帜。汇聚起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携手奋进的磅礴力量!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