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物质奖励诱导孩子学习是父母短视吗?

《学力经济学》作者是个教育经济学家,她观察教育的角度跟我们教师和父母可能不大一样,讲究通过大量的心理学、经济学实验得出数据,进而分析数据得出科学的结论。

举个例子:中国父母的画像大多都是“可怜天下父母心”,中国教师的画像大多都是“静静地深夜繁星在闪耀,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我们都寄希望用“苦情”和“自我折磨”来给孩子传递一个信息:我们“这些”都是为了你好,而你现在好好学习都是为了你的将来呀!孩子领情了,就是懂事的好孩子,孩子不领情了,就是“不肖子孙”或“不肖子弟”!

但令父母和老师崩溃和绝望的一个事实就是:懂事的好孩子从来都是别人家的!这是因为从心理学层面来讲,面对遥远未来之事,人们会冷静思考,做出明智选择;而面对眼巴前之事,即使它微不足道,人们也会十分看重能立刻获得的满足感。

比如:你的孩子半年后过生日可以从奶奶那里得到500块钱。你向他许诺,如果多等一个星期,就可以得到600块,这个时候大多孩子都是愿意等的。但如果你的孩子是明天过生日,你让他(她)多等一个星期拿600块,结果就是愿意明天就拿500块的会更多!

像优先选择眼前立刻就能获得的满足感这种“短视”的行为在孩子的学习上体现得淋漓尽致:明知为了自己有个好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但就是会忍不住选择放松、娱乐来满足眼前的欲望,结果把学习放在一边,拖延拖延。

但你以为你就不是这个样子吗?妈妈是不是从健康的长远角度考虑,整天念叨减肥?爸爸是不是从健康的长远角度考虑,整天念叨戒烟?事实是妈妈很快就在朋友圈开始“大快朵颐”而爸爸已经葛优般躺在沙发上“吞云吐雾”了吧!别灰心丧气,别急着自我检讨,这就是人性!用韩寒的一句话来描述,那就是: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人们在“将来”和“近期”相比较时,会优先选择眼前的利益与满足感,这在经济学上叫“时间贴现率高”。近期的时间贴现率高于遥远将来的时间贴现率,这在经济学上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双曲贴现。

既然人们都会不自觉地将眼前利益和急于获得的满足感放在优先位置,我们何为“顺乎人性”,设置一些眼前利益给孩子,使得“现在学习”的好处和获得的满足感急剧提升,孩子自然就会把学习放在优先的位置。

换个角度来讲,给孩子一些马上就能得到的奖励,就是反过来利用了眼前利益的正面作用,不也是促使孩子尽快学习不拖延的一种策略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拖延心理学-Jane B.Burka&Lenora M.Yuen 序言 “拖延从根本上来说并不是一个时间管理方面的...
    际弋阅读 6,078评论 0 27
  • 看固定资产的公式。 固定资产核算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累计折旧是调整科目,计提 资产减值准备,是说明企业固定资产、在...
    aabebw阅读 443评论 0 0
  • 现在遇到了一个小小的困惑,因为是自己的原因,当时办理签订一个合同,没有及时签订,也没有及时付款,现在在办理退还押金...
    爱Eva的乡里巴人阅读 110评论 0 1
  • 泥淖、污水一鼓作气的在雨天里张牙舞爪,一时间甚嚣尘上。 雨水,是粘性不佳的胶水。它虽是有意粘合着发梢、衣物与肌肤,...
    松子糖balabala阅读 881评论 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