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他妈猪脑子吗?!给你教多少回了,到现在生火还他妈弄的乌烟瘴气的。”夏方清放学回来看到秦广宇在生火做饭,但地上凌乱地放着柴火和煤块,屋里布满浓烟,一下子就点燃了他心中的一股怒火。
秦广宇没有说话。相处了近两个月,他看得出夏方清对他的厌恶,再加上夏方清本身就脾气怪戾,秦广宇也就能不跟他说话就不说话。
3岁时候母亲去世,随后就一直在爷爷奶奶身边,毕竟是长孙,深得二老的宠爱,算是过了几年好日子。后来随父亲和姑姑一家人来到新疆,在兵团跟一群玩伴在泥土里摸爬滚打着长大,上学的时候慧根未启,在一年级的时候就留一级,跟弟弟刘文正同在一个班。
从河南来兵团的都出身农民,在子女的教育上基本都是任由其发展,不管不问,考试别零分,别被老师叫家长就行了。他们不想着通过子女的努力学习改变命运,而是想着如何挣够给儿子们在老家盖房子娶媳妇的钱。
尤其是一个大老爷们,更不太知道如何管教孩子,虽然跟父亲同一屋檐下,秦广宇跟野孩子也差不多。
秦广宇从小属于人狠话不多的类型,跟小伙伴大闹的时候一不小心就出手太重,以至于很多父母就到姑姑秦世琪那里告状。这些家长也是很心善了,一开始都是直接告到秦世明那里,秦世明自是说不出太多的道理,只好皮带沾凉水把儿子收拾一顿,邻居们一看这也不是事,担心他把孩子给打坏了,于是就改为去他姑姑那里,想着毕竟女人可能更会教育小孩。
本来妹妹秦世琪就对哥哥秦世明有些许埋怨,怪哥哥太爱喝酒,以至于误了一些事情,现在三天两头有邻居家长来向她抱怨哥哥的儿子在外惹是生非,她自然不能怪小孩,只能怪哥哥不会管教。
秦广宇内心觉得自己是不受待见的人,当他大概知道不久之后就可以换一个地方生活的时候竟然还有点憧憬。他怎么可能料到,在新家,他成为了更不受待见的人。
“赶紧把饭做好,我去大陆家写作业去”,夏方清和周启凤的二儿子田大陆在一个班,说是写作业,秦广宇知道是去抄作业,在他眼里,夏方清就是个不学无术的混子。
可是秦广宇又能好到那里呢?九岁的小孩,放学回家就得先生火做饭,吃完饭还得刷锅碗瓢盆,做完这一切,哪还有心思写作业、背课文。在学校的老师同学眼里,他也是个混子。
来百花镇之前,他是从没做过饭的,父亲虽然可能不会顿顿都做,但他可以到姑姑那里吃。秦世明毕竟是个粗糙的汉子,他没有考虑自己的儿子怎么跟谭璐珍相处,怎么跟谭璐珍的儿子相处。而谭璐珍对秦广宇自然没什么情分,也只是客套地让他跟哥哥和弟弟好好相处。
一个多月前正是农忙时候,秦广宇和夏方清一起住进建筑队大院,谭璐珍简单收拾停当,住了两天,把起居做饭买馍这样的日常生活流程给两个孩子理顺,再指导秦广宇学做一些简单的饭菜。儿子夏方清今年六年级,明年就升初中,秦广宇刚上一年级,放学往往会比夏方清早一些,他嘱咐秦广宇放学后回家可以先把菜洗干净切好,生火把馍馍馏热,等夏方清回来直接炒菜。
在白沟子,夏方清在小学三年级时就会做饭了,暑期的时候还得帮着母亲做一些农活,也是从小吃过一些苦的农村孩子。可能就是因为吃过生活的苦,又是单亲孩子,所以性格有些暴躁。
夏方清想着以后能吃上现成的饭,就手把手教秦广宇如何洗菜、切菜、炒菜,告诉他放哪些调料、放多少油盐酱醋。但秦广宇原本就不是个利索的小孩,况且新人、新环境都让他有点应接不暇,加上之前从未做过这些家务,所以显得笨拙。急性子的人往往自己手脚麻利,就见不得别人慢慢吞吞、笨手笨脚,打一开始,夏方清就瞧不上秦广宇做事的样子。而且想到比秦广宇小一岁的弟弟都能下厨房独当一面,他就更气打一处来。
“给你说过少放酱油,这黑乎乎的像屎样的东西是人吃的吗?”夏方清抄作业中途回来,秦广宇刚把炒好的菜盛到盘子里。
“我靠,齁死人了,你是不是觉得盐便宜就使劲放。”夏方清尝了一口随即又吐出来。
“去,再加点火,我重做。”夏方清把菜又一次倒进锅里,原本想加点水冲淡盐的味道,不成想一不下心把水加多了,干脆就又加了一瓢水,等水烧开,下了点挂面。改喝汤了。
夏方清自个儿盛了一碗就在坐在桌子旁吃起来,一直呆站在炉子旁边的秦广宇随后给自己盛了一碗,拿了大半个馍,端着碗去了门外。
“又不是大夏天,你端个碗在门口吃,是嫌屋里热还是不想看我,你他妈给我滚进来!”
秦广宇乖乖端着碗进来,坐在夏方清的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