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字(3)宣纸载墨色

    由古到今,书法都用宣;生宣熟宣,纸寿千年传.练字,化掉大量的纸.但是,不必都用宣纸.特别是初学阶段,主攻执笔使锋,何须白费钱呢?本来宣纸用于创作阶段,拿它来训练基本功,是一种浪费.虽然你富有不计较,但社会资源应爱惜.其实,一切废纸皆可利用:读完的报刊,包装的颓纸,为什么不拿来练习?利用废弃,即是爱物.在光滑的纸上写字,完全暴露笔跡的优劣,教你反省,催你修行.这就是人练字,字练人.激你有无道行降伏她.甚至毛笔沾水亦能练笔的.

    学书法兮路谩长,志在益智而养神.何必消耗宣纸一张又一张!纸溶遮字丑,好个宣纸敢瞒骗人眼,幸得废纸忠良反映实情.如有不信,可在腊纸上试一试,看看吊捏力有几多斤両?当你学有所成时,反而需要亲笔体验各种宣.自信挥毫,你已成名.

     有了纸笔再拿墨:墨分松烟油烟两类,漆亮为上.现代人都用墨汁,早已看淡墨柱墨砚了.书法墨色比绘画简单,只有两色干和湿.但这两色最难学到手.

   古人把墨跡比作“锥划沙“、"屋漏痕"、“印印泥"和“折钗股"等说法,那是对笔墨效果的追求.以锥形硬物划过沙地,露出粗犷雄健的苍劲,力道深刻,称作锥划沙.轻轻说一说,够人苦练几载载. “ 屋漏痕"是留,要求行笔沉着凝重.一掠而往,常出败笔,墨色薄弱.所以提醒书家,注意八法往来,势不可使尽,心存缓、收、驻、留."印印泥“表示厚重,能达到此种境界谈何容昜呢!学者应先从笔不离纸去探索:逆入而出,山重水复是也.若取宿墨堆厚,乃属奸巧所为,高手不屑. “折钗股"犹如折断了的金银玉钗之断口,圆硬坚实金石味.要求力捏笔杆,提吊如刻运行.写小字和大字都要注重刚硬感.

     书法重视墨气,由蘸饱起始,行至干枯到再吸墨,其间连绵几字,考虑何处该停再起,权衡一笔墨色的自然变化.干湿相照正是书法之墨.

  文房四宝求明主,谁人能够成全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中国汉族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
    晓寒深处明月人倚楼阅读 3,248评论 0 1
  • 【湖南】廖静仁 图片发自简书App这场大雪,来得猝不及防,才小半夜的功夫,便已然是白茫茫一片,盖住了眼...
    廖静仁阅读 2,541评论 0 0
  • 【湖南】廖静仁 图片发自简书App一翌日一早,乐正子的夫人又要到湘中市给农村信用社送货去了。她一般都...
    廖静仁阅读 2,077评论 0 0
  • 01 北京给我最初的印象其实很糟糕,租房那件小事给我上了进入社会的第一课。 我找到工作的那个周末在5号线最北的小区...
    白橙橙阅读 433评论 1 5
  • 未来全景艺术作品的形式参考 https://www.360cities.net/image/hands-all-a...
    Zonlily阅读 3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