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万事开头难。
三年来,他连续多次稳居年级第一名。课堂上的发言,给其他学生讲题,侃侃而谈,有条有理。就是这样一个温润开朗的男孩子,在最近的日子里,我却发现当他站在台前时,开不了口,说不成话。
一周前,我们开二调的总结表彰会,让他给班级同学们分享学习经验。轮到他的时候,他站在台前,嘴巴一张一张,低声细语,但就是发不出声音。我赶紧用话语安慰他,让他别那么紧张,可是我的安慰好像并没有什么作用。
我走到他身边,他低声跟我说:“老师,我说不出来。”“平时你怎么做的,就怎么说。”我低声引导。“老师,我不行。”他已经快急出汗了。“那我问,你回答。”“好”他有点如释重负。然后我问一点,他说一点。他下台的时候,跟我说:“老师,好像挤牙膏。”我说:“你还知道像挤牙膏呀。下去好好练练,我下次还找你。”
可是没想到,下次找他的不是我,而是校长。
今日周六,照常例,每周一会。集合好学生,校长开始讲,我进入班级队伍,这个时候,他急切的在寻求我的帮助。我走近他们那一块,他说:“老师。校长让我讲话。”“那就去讲呀!再试试。”他听我如此说,神色更加紧张。
校长请了四个班的班级第一名上台。校长让他先讲,他接过话筒,站在最前面,话筒对着嘴巴的一侧,嘴巴里念念有词,就是说不上来。校长看他有点紧张,就说:“要不让心雨先讲。”他赶紧把话筒给旁边的女生。退到后面。
然后在其他班同学发言的过程中,他一次次的望向我,面露难色,一个劲的冲我尴尬的笑,想让我帮他。无奈,我摆摆手让他下来。站到一旁,我说:“你得说,咱们班的荣誉。刚有想到说什么吗?”他思忖片刻说:“情绪。”“什么情绪?”我引导他。“考试后的情绪,不能因为平时的考试,情绪大起大落,毕竟最重要的是最后一次考试。”他说。“这不就是了。说的多好,就照这个点说。”我给予他肯定。“老师,我说几句?”他的问题让我无法回答。刚好最后的一个男生发言,三四句话就说完了。我想也不能太逼他,就说:“比他多点。”他好像有了底气,走上去,接过话筒,把刚才想的一口气说完。然后如释重负。说完后他看向我,我给他比了个加油的手势,他冲我笑着。
然后,校长上前,有单独问他几个问题,他都坦然对答。班级里的几个同学窃窃私语,意思是他这一次表现不错。
万事开头最难,但迈出艰难的第一步,就是一种提升,就是一种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