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人来到家里,临走总是客套的说:“留下吃个家常便饭”,这个便饭,像是及方便又随便。
而客人一句“客随主便吧”,不让主人麻烦,也是入乡随俗的意思,其实做客和待客都是很讲究的,而我们主人呢,一定就要殷勤备至,主随客便,让客人感到宾至如归!
主随客便,让客人感到像在家里一样放松和愉快。
客随主便就是让主人方便,怎么方便怎么来。
随便这两个字就体现出北京人的好客。
其实这顿饭不这么简单,看看老北京餐桌上的老规矩,也可以说是北京老北京人饭桌上的习俗。
这些老规矩,既是教养,又是礼仪,从细微的肢体语言,都可以向周边人透露出:身世背景,家教性格,爱好,人品等等!
第一、饭吃饭时,不能将筷子竖着立插在盛着米饭的碗里!这是因为早年间家里死人后的供品,是这样插的,名曰倒头饭。如果家里有七八十岁的老人,是绝对不允许这样。这是对老人的大不敬。
第二、吃完米饭后,碗里要一干二净,不能剩下米粒儿,老辈人常对年轻人说,饭上贴着米粒儿,将来娶个嘛媳妇。实际是告诫年轻人,要养成节约粮食和勤俭持家的好习惯。
第三、吃米饭不够时,不要说要饭或再要一碗,要说来再来一碗或再盛一碗,因为,老北京街头的乞丐,才叫要饭。
第四,吃饭时不能吧唧嘴儿,喝汤时不能出声,要用勺一下一下,轻轻地喝,不能端起碗来大口喝,声音过大,对旁边的吃饭的人的不尊重,也是没有教养的表现。
第五,不许用筷子敲碗边儿,饭菜没上桌时,孩子静静地等在桌边等待,如果哪个不懂事的孩子敲碗边儿。大人就会马上训斥:“我这不收要饭的。”是因为过去街上的乞丐也是一般敲碗边儿一边乞讨的。
第六、排座时以长为先、师为先、远为先为原则。如果全家围坐用餐,大人不动筷,小孩也不能动,长辈做,正中其他人依次而坐。椅子背儿不能高于长辈。
第七、吃饭时不能随便换座位,刚开始坐哪就一直坐哪。
第八、吃饭时,不小心将手中的碗碟打碎,要连声说岁岁平安!以缓和气氛。
第九、吃饭时要,不能把一只手放在桌下?老北京人待客讲究的就是什么话?明面上说,忌讳在底下搞小动作。
第十、给客人沏茶续水时,需侧一下身,把壶嘴拿起来,一只手拿壶,另一只手扶着,瓶盖儿玩儿去,续完水后,放桌子上,壶嘴应朝外,不要对着客人。茶壶嘴儿对着谁表明谁是主人不欢迎的人,意思是赶你走
第十一、家里不管贫富,都有,在吃饭时不舔盘子碗,以及不,不嗦筷子的老规矩
第十二、如果主人家请客,人吃饭要先往饭馆儿,等客人来后奉茶敬烟。,别人给你斟酒倒茶,懂礼数的人就会用食指和中指在桌子上轻轻敲三下,以示谢意,这叫金鸡三点头!
第十三、待客客人:劝酒要斟满,倒茶时不能满,满了就是在逐客,还有说法就是:茶七,饭八,酒十。
第十四、吃饭桌上吃鱼讲究,高贵的客人先动筷儿,吃鱼的时候一般不给别人往盘子里夹鱼肉,因为鱼肉带刺,万一这块鱼肉里有刺,扎到吃的人就不好了
第十五、用筷子,不能往盘子里寻找或挑来挑去……等等
还有没说到的,请老少爷们儿指正!
怎么样?老北京上餐桌的规矩不少吧。这些规矩现在也许很少,但是有些规矩是保留下来的。这些规矩构成了老北京的餐桌文化。这家常便饭,又叫便宴,也是一种文化的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