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县有一户富裕人家姓刘,虽比不上地主老财,但家中也算充裕,在清河县也是为数不多住得起瓦房的人家。
提起刘氏夫妇,清河县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的,他们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每每见到路边的乞丐都会施舍些银子,也不知是不是老天没开眼,刘氏夫妻俩加起来都100多岁的人了,却还没有子嗣。
可能他们的善举感动了老天爷,这年冬天刘夫人终于为他们家添了一个男丁。
但因这年冬天特别冷,加上刘夫人年龄也有些大了,最终孩子没有足月就产了下来,导致孩子从出生身体就一直不好,但老两口依旧喜出望外,给他取名为刘康喜,希望他能健康喜乐。

就这样,刘双喜一天天地长大了,但他的身子实在太差,真的就是泡在药罐子里长大的,特别是每年冬天,一点凉气都受不得,有几次人都到了鬼门关,刘三硬是用那些名药材吊着他的命,众人都说这刘康喜是来讨债的,可刘氏夫妇从来不信这些。
就这样让刘康喜活到了18岁,但刘家这些年的积蓄也全部消耗完了,为此刘家把房地产田都变卖了,一家人的生活也从原来的锦衣玉食变成了糟糠咸菜。
刘氏夫妇还好,以前他们也过过这种苦日子,可刘康喜就不行了,他本来身子就弱,哪能吃得了这份苦,不出预料在刘康喜18岁冬天这年,他的身体再次因感染风寒而卧床不起。
这次刘氏夫妇再也拿不出钱来给儿子买药,但为了儿子的性命,刘三去求了他以前的老友。
是一户姓韩的人家,他也是清河县有名的富商,以前因为做生意赔了钱,是刘父出钱帮了他一把,这才让他能度过难关,东山再起。
话说姓韩的这户人家也是个苦命人,韩员外的夫人因早产很早就去世了,只留下一个女儿与韩员外相依为命。
韩员外的女儿名叫韩晓晓,她生的是极美的,但也不知是不是因难产的原因,从小就有些痴傻,夏天的时候还好,特别是冬天病情特别严重,有时候连韩员外都不认识。
为了给韩晓晓治病,韩员外也遍寻了各地的名医,但给韩晓晓把过脉后,都纷纷摇头,“韩千金的病实在蹊跷,吾等行医数十年也未曾见过,实在是无能为力。”
韩员外甚至找来了当地有名的半仙,但依旧没什么结果。

刘父敲开了韩员外的房门,向他说明了来意,“韩老哥,犬子命在旦夕,希望您能帮老弟一把,看在我们往日的情分上。”
说着就要给韩员外跪下。
韩员外赶紧起身扶住老友,一脸真诚道:“老弟说的这是哪里话,当年要不是你肯拉我一把,如今哪有现在的我。”
说着韩员外便命人去将仓库的那株千年人参取来,亲手递给刘三让他去救刘康喜的命。
刘父接过人参向韩员外道了歉,因为担心刘康喜的病情他也没有多待的心思,转身欲要离去。
这时韩晓晓不知从哪里跑了过来,她原本还算平静的脸上在看到刘三以后就变得痴傻起来,韩晓晓双眼紧紧盯着韩父三里的人参,嘴里喃喃道:“还债了,还债了,还不完好不了。”

韩员外见状冲刘父尴尬一笑,吩咐左右仆从将韩晓晓带了下去,韩员外没有注意到的是,刘三在听到韩晓晓的那番话后,身子僵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正常,没说什么,只是快步回了家。
回到家后刘三就将那株千年人参喂给了刘康喜,可预想的好转并没有出现,刘康喜的面色依旧苍白,身体的温度也越来越低,最终在两个时辰后,彻底断了气息。
刘氏父母一时接受不了儿子离他们而去的现实,他们抱着儿子的遗体痛哭,就这样过了两天,最终还是在乡亲们的劝说下才决定给儿子举行葬礼。
老两口用最后的积蓄给孩子买了棺材和寿衣,出殡这天两人都哭的昏天暗地,好不容易到了埋葬地点,老两口坚持要送儿子最后一程,他们要亲自给儿子填土。

就在两人快要将儿子全部入土时,一个拄着拐杖的老瞎子悠悠从远处走来,他挤开众人来到最前面,用手里的拐杖敲了敲刘康喜的棺材板,随即开口道:“这孩子是个孝子,也罢,既然遇到了也是与我有缘,我也就帮你看上一看,是福是祸,全看你的运气了。”
刘氏夫妇闻听此言立即止住了哭声,他们早就听说有高人云游四方,能碰得上就是你的造化,而身后众人也是议论纷纷,对老瞎子指指点点。
老瞎子浑不在意,只是自顾自的在那里神神叨叨,手里的拐杖在地上画着众人看不清的符号,而众人见刘氏夫妇都止住了哭声,自然也没人敢打扰。
老瞎子经过一番推算后,最终将拐杖指向了人群中的一个人,众人退开,只见那人正是韩员外。
韩员外有些不解地上前两步,指了指自己:“先师何意?”

老瞎子没有理会韩员外的问话,只是将头转向了刘氏夫妇,开口询问道:“你二人年轻时可是做了违背良心之事?”
刘父听闻老瞎子的话愣了一下,想了想随即摇头道:“仙师,我刘三一直都是本本分分,从未做过什么伤天害理之事,还请仙师发发慈悲救救我儿。”
老瞎子将空洞的眼睛对准刘三,仿佛他的眼睛没有瞎一样,“你确实没有做过伤害他人的事,但你伤害的不是人,而是曾救你一命的恩公。”
刘三的眼底闪过一丝慌乱,他似乎想到了什么,低下头,脸上满是惭愧之色。
一旁的刘母见状,知道自家老头子是难以启齿,于是她便跪走两步来到仙师面前将事情的缘由原原本本的说了出来。
原来刘母以前也怀有身孕,只是那个时候刘三家里很穷,为了给刘氏补补身子,刘三便独自一个人在大冬天上山打猎。
可是因为他以前从未上过山,加上又刚下过大雪,到处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刘三就在山里迷了路。
就在他又冷又饿,快要冻死之时,雪地里突然钻出一条蛇,只见它嘴里叼着个果子,放到了刘三面前,示意他吃下去。
此时的刘三又冷又饿,也顾不得其他,拿起地上的果子就啃了起来,吃完以后,他只感觉全身的疲惫如潮水般褪去,冻僵的四肢也有了知觉。
那条蛇见他已经好转,就缓缓朝着远处爬去,还时不时回头看看刘三,意思是让他跟上。
于是刘三就跟着蛇往前走,没多久他便看到了不远处的村子,那条蛇也掉头朝着来时的方向爬了回去。
刘三感激地冲蛇拜了一拜,然后就回了家,可是看到家中苦瘦如柴的刘氏,心中很是内疚,他知道如果再找不到吃的,刘氏和肚子里的孩子都保不住了,为了自己的妻子和孩子,刘三就有了别的心思。

第二天他又去山上打猎,这次他依旧和昨天一样在山里迷了路,果然不出他的意料,那条蛇再次出现。
只是这次那条蛇嘴里并没有再叼着那种果子,刘三眼中划过一丝失落,随即又想到了什么,他握紧了手中的武器,蛇看了刘三一眼,然后朝着刘三村子的方向爬去。
刘三也是和昨天一样,跟在那条蛇后面,果然没多久刘三就看到了自己的村子,那条蛇也是如昨天一样往回去的方向爬去。
而这次刘三并没有选择直接回村子,他偷偷的尾随在那条蛇身后,没多久就跟着那条蛇找到了它的巢穴。
刘三躲在不远处的雪堆后面,观察着蛇洞里的情况,终于在一段时间后,那条蛇出了蛇洞,他趁机偷走了里面仅有的一个蛇蛋,拿回家给刘氏炖了补身子了。
虽然刘氏吃了蛇蛋,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肚子里的孩子,刘氏也因此伤了身子,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再怀上孩子。
听完刘氏的叙述,老瞎子了然地点了点头,“那是条即将化龙的蛇,救人也是在积德行善,只是你们偷走了它的蛇蛋……”
按照老瞎子的说法,刘氏夫妇也算是大善人,一辈子也就做了这一件错事,原本那条蛇是要刘氏夫妇二人偿命的,只是当初刘氏腹中的孩子给他们挡下这一劫,后来也是因为这件事一直没有怀上。
这孩子也是不得了,经过多年又再一次转世投胎到刘氏腹中,只是那条龙蛇失去孩子的怨念太重,这孩子虽说投胎,但也用掉了你们所有的功德,这才导致你们家财散尽落得如今的下场。
刘三上前一把抱住老瞎子的大腿,哽咽道:“仙师,千错万错都是我刘三一个人的错,孩子是无辜的,要偿命的话,就用我硫酸的命吧,还请仙师救救这孩子。”
老瞎子点点头,继续说道:“这就要看它们是否原谅你了。”
原来当年那个蛇蛋也投胎成了人,只是当初被刘三迫害,所以导致有些不正常,但毕竟是龙蛇当初的孩子,其他方面还是极好的,只要她愿意与刘康喜结成冥婚,刘康喜也算从鬼门关走了一遭,她的气想必也该消了。

刘三猛然想起当初拿人参时韩晓晓说的话,他将目光看向人群中的韩员外。
韩员外也算明白了怎么回事,他看着刘三投来的目光,大怒道:“想让我的宝贝女儿跟你儿子结冥婚你想都不要想,晓晓是我在世上唯一的亲人了,谁都不能打她的主意。”
刘三还想开口争取一下,韩员外一点机会都不给,转身便要离去,脸上的怒意也十分明显。
众人则是给韩员外让开了一条路,他们此时看向刘三的眼神中,除了怜悯还有一丝的不赞同。
刘三急忙上前想要拉住韩员外,但却被韩员外带来的家丁给拦下,老瞎子见到这一幕也是无奈的摇摇头,“天意天意呀!”
就在韩员外坐上轿子准备命人回去时,不知怎的,韩晓晓突然出现在了这里,众人完全没有察觉到,当众人发现的时候,她就站在刘康熙的棺材前。
她伸出纤纤玉指拍了拍棺材板儿,“还完了,还完了,你可快些回来哦。”
众人感到一阵惊奇,都转头看向韩晓晓,老瞎子也是露出了微笑,刘三则是一脸的狂喜之色,而韩员外见到这一幕也没再说什么,点头同意了两人的婚事。
就这样,众人将刘康喜从土里挖出来,给他打扮一番后,在老瞎子的主持下与韩晓晓结成了冥婚。
当将两人送入洞房的时候,刘康喜的眼皮动了动,随后便睁开眼醒了过来。
后来刘康喜的身体越来越好,而韩晓晓的痴傻症状也渐渐好转,两人过上了神仙眷侣般的生活,刘三一家也在韩员外的帮衬下东山再起,生意做的红红火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