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7日的晚上,好像是我在北漂的一年半里,最难过的一晚。因为我发现,在我戴着口罩,在零下几度的北京街头被冻得瑟瑟发抖的时候,我竟然不知道要联系谁,谁又会来拯救我。我发现,除了我父母的号码,其他号码我竟然一个也不记得。
可我偏偏就是不能打给父母。
那天晚上和老师谈工作,谈到太晚,匆匆赶到地铁站,工作人员却拦住了我,说:末班车已开,只给出不给进。
走出地铁站,想用手机打个电话给住在附近的同事,却发现手机彻底没电关机了。这下完了,手机没电,身上没钱,联系不上朋友。
戴着口罩,在零下北京的街头,冻得瑟瑟发抖。那一刻,真的很崩溃。
于是,我返回地铁站,想让充值窗口的工作人员帮我充五分钟的电,他说没地方充!我说怎么会呢,我确实是身上没钱手机没电打个车都没法打。
他说那我也没辙了!卧槽!敢情你们地铁工作人员从来不充电啊!那会儿突然想起将咪蒙置于舆论顶端的那篇文章《职场不相信眼泪,要哭回家哭》,其实不仅仅指的是职场……北漂不相信眼泪,租房,找工作,职场,你碰到的每一个挫折都不相信眼泪。
我自然是没有掉眼泪,这些还不足以让我掉眼泪。我就想联系室友,让她帮我叫个车,却发现我也不记得她的号码,大学室友我只记得霞的号码,我打了她在大学的手机号码,听筒里传来:您拨打的电话已停机。彻底疯了。
那天北京重重度污染,大雾霾天,又加上限行限号,在路边等了十几二十分钟没见一辆出租车……
呵呵呵呵呵,人生呐。
我开始反思自己,我开始回忆曾经有过的类似的经历。为什么一直自诩性格好朋友多的我,会屡屡让自己面临无人可联系的境地。
我性子其实挺怪的,与从小留守,和生活环境不无关系,具体可详见我写的那篇《暴力小学》,从小到大成绩都很好,和好学生关系不错,因为性子比较古怪,小时候跟着大姐大混,和班里的坏学生也称兄道弟。于是,我一直觉得自己朋友很多。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什么是朋友?
我一直都很羡慕有人有一个形影不离的朋友,我看到有人跟别人介绍说:这是我的最好的朋友/这是我闺蜜/这是我死党/发小/青梅竹马/基友……我很羡慕。
我的朋友,并不是只有我一个朋友。我的朋友跟别人介绍时,从来不会说我是她最好的朋友。我也不会。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太独立并不一定牛逼,也可能是苦逼》,里面是这么写的——每个人的成长,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都是从一来走向独立的。许多人,有困难不会主动寻求帮助,或是拒绝他人的帮助。通常是,因为自己已经习惯了独行侠的感觉,习惯了自己面对问题,也许以往面对的现实问题最终是解决了,但在过程中却从未得到过情感的支持。
好像说得就是我啊,被很多人称之为“独行侠”的自己,从中学时期开始,就被姐姐们教育“要对家里报喜不报忧”,长久下来,我好像不习惯对家人诉苦,习惯一个人独自撑着。面对朋友,我好像总是筑起了心墙。
独立的孩子也最孤独,因为那是一种假性独立。是畸形的独立。我还是认为,该倒下就倒下,你的身后不是万丈深渊,可能是家人的臂弯,朋友的拥抱。
话说回来,这次经验告诉我,还是有必要在包包里准备一本笔记本,里面记着你信任的,可以帮得上你的人的联系号码,另外,充电宝也必不可少。即便你觉得今天的你用不上充电宝,也带上吧。
该软弱时还是该软弱,你不疼自己,也给别人疼你的机会。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