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小的故事,却令我印象深刻。我原来的老板大卫是英国人,娶妻法国人,两人育有两子一女,均年幼。
某个周五晚上,我收到一条信息,是原来公司同事发来的,大意是周六他要来上海,想约大卫一起吃饭。 大卫,我,还有这个同事,都在前一家公司共事,大卫的中文不好,同事的英文不够灵光,我一直是他们的传话筒。后来,大卫开始经营自己的公司,我继续做他的翻译,而这个同事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去了北京,短短几年,就凭着自身的销售能力和多年积累的人脉在同行业里取得了不菲的业绩。 我们仍旧同一个行业,大卫自己的公司也有些起色,但见效甚慢。可以说,如果和这个同事吃顿饭,马上就能得到很多行业资源,甚至是客户信息。就连我,也觉得那是非常有必要去吃的一顿饭,况且,两人极少见面,又是对方主动约请,天赐良机。大卫听后,这样回答:“明天是周六,要陪老婆孩子,不能出去吃饭。” 后来,又补了一句:“如果他周一还在的话,可以吃午饭,晚饭我要回家吃。”
后来,饭局没有凑成,大卫也没有表示遗憾。这里出现了非常有趣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因为这个同事也有个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在大卫的价值观念里,工作时间就是约定的上班时间,哪怕是自己的公司;而下班时间,就应该全心陪伴家人,不管对方再“有用”, 也不会牺牲家庭相处的时间去参加饭局,哪怕是这个饭局是为了自己公司挣钱。在他的眼里,钱可以慢慢挣,但是孩子不会慢慢长,家庭生活永远在他的心中占首要地位,不可动摇。而中国同事呢,虽然也是孩子的爸爸,也经常看到他晒宝贝的照片,但他仍不得不在周末全国、甚至世界各地的忙。
我只是陈述故事,无意评判对错。两人对家庭都是负责任的,只是着重点有些不同。 家人需要陪伴,挣钱也很重要,两者有一个共同目的:过有质量的生活。 那么,对于孩子来说,什么才是有质量的生活? 答案多于一个,但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妈妈和爸爸的陪伴。 孩子的成长中,我们总是强调妈妈的重要性,而习惯性地忽略爸爸,但大家都无可否认的一点是爸爸对于孩子也异常关键,只是在孩子刚出生的前一两年,因为哺乳等关系,更加需要妈妈的怀抱和温柔。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尤其是三岁以后,孩子对于爸爸的需求和依赖日渐明显,无论男孩还是女孩,他们都需要一种刚强的力量作为生活的支撑。如果说妈妈像是夜晚柔美的月亮,那么爸爸就是白天照亮孩子心房的太阳。生活中失去了太阳,就是要在黑暗中摸索。我最近在看一本书,《爱的艺术》(【美】艾里希·弗洛姆),里面这样形容父爱的艺术:“ 父亲虽然不代表自然世界,却代表人类生存的另一个极端: 即代表思想的世界,人所创造的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父亲是教育孩子,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的人。”书里特别指出,孩子在六岁以后,强烈需求父爱的威严与引导。而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三字经》里也有“养不教,父之过”的古训。父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爱就是茫茫夜空里的启明星,世界再大,永远都有它的指引和照亮,就不怕迷失方向。那么,爸爸们,拒绝一些生活中的应酬和饭局,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伴孩子 让他在辽阔宽大的父爱海洋里健康遨游,不可忽视,不容等待。“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休道黄金贵,安乐最值钱。” 孩子的童年一旦错过,就永远不会重来;而错过与孩子幼年时间亲密关系的培养,孩子长大之后,就很难再有机会建立。 饭局,有时候可能真的非常重要,但是,真的是每次都非去不可吗? 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对一些饭局说No, 回家吃饭,陪老婆聊聊天,和孩子散散步。春天的周末,踏青;夏天的周末,游泳;秋天的周末, 郊游;冬天的周末,看雪。 说什么这个启蒙,那个教育的,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处时光就是孩子最温情,最有爱,最渴望,最坚实的教育。好吧,的确有非去不可的饭局? 是否可以设定一个尺度:无论饭局再重要,每周都至少回家三天吃晚饭;不管工作再忙碌,每月都起码有一个周末陪家人。孩子的重要节日,例如生日,必须推掉饭局陪孩子一起庆祝;孩子的重要活动, 球赛, 表演,学校里的家长会, 尽量当成大事来对待。想想孩子开心的笑脸,心中是否无比激动和欣慰?!不要让工作掌控了自己的生活,因为生活的本质还要回归家庭。记得看成龙的采访, 他说有一次去学校里接房祖铭没有接到,因为儿子已经上了中学,他还跑到小学去接。 听众或许一笑了之,毕竟大哥的星光耀眼,可是对于当时小小的房祖铭来说:他有一个出名的爸爸,却极少得到父爱的眷顾,又是那么的可怜。爸爸们, 哪有什么非去不可的饭局, 只有瞬间长大的娃, 套用央视那句广告语:别让等待,成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