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真的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要自己学习,另一方面还要教育孩子学习。有时候教育自己还好说,可是教育孩子显得特别的不容易。要不然就不会有哪些陪孩子做作业的段子了,教会孩子学习真的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所以,学习如何学习,不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一个家庭的事情。这几天看了看这本书《认知天性》,也是一本2018年的新书。还挺不错。
书中内容凝聚了11位认知心理学家,长达10年的科学研究的精髓。在《认知天性》中,我们能第一次了解到,学习是如何促进人类认知规律的。并且在脑神经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作者为我们推导出了,最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比如我们一直信奉的“刻意练习”就被作者提出异议,他们并不认为刻意练习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他们指出,间隔练习的方法效果更好。
还有,作者提倡学习一定难度而不是简单的学习,更有效,这与我们普通的认知也是不同的。接下来分享几点自己的学习心得。
轻松的学习很难是有效的;有些困难的学习才是最有效的学习。
1 反复练习是错误的
我们都知道1万小时定律。想成为高手,就得进行刻意练习。
这本书里说了一个实验,颠覆掉了刻意练习的观点。
实验是关于投沙包进篮的。考试要求,在3米的距离,投沙包进篮。
于是,实验者就把学生分成两组练习。一组学生,始终站在3米的距离练习,也就是刻意练习。另一组学生,让他们一会儿站在2米的距离练习,一会儿站在4米的距离练习,就是不让他们站在3米的距离练习。
考试的结果是,从没站在3米距离练习的学生,完爆始终站在3米距离的学生。
所以,我们应该间隔练习。
为什么间隔练习有效?因为存放知识需要一个巩固的过程。
间隔练习有三种方法:
时间上间隔。
我们往往喜欢一鼓作气,作者建议将练习分阶段,给自己的大脑复习的机会和时间。
练习内容上间隔。
一般来说,我们都是按照步骤进行练习。先把第一个步骤练习完、学会、掌握好,再去练习第二个步骤,以此类推。作者的建议是进行穿插练习。第一个步骤学会了,练习第三个步骤;第三个步骤学完了,练习第二个步骤。穿插练习虽然更费时间,但是比集中练习的效果要好。
练习形式上间隔。作者建议进行多样化、难度更高的练习,这样需要耗费的脑力,通过这种方式学到的东西,记忆更深刻。
2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能力强
·反复阅读的三大不足:浪费时间、无法产生持久的记忆、让我们产生一种错觉——我们已经掌握了内容。
·在阅读时,试着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要点、试着把新知识和已知联系起来。·以已知为基础,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知识表达出来,把它和已知联系起来。把新知识放到更广泛的情景中,·从新知识中提取关键概念,并把概念组织成一个心智模型,同时把这种模型和已知联系起来。·通过学习、通过开发心智模型,来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创造新事物的能力。
·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其实是在搭建通往高层次学习的桥梁。
3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三个关键步骤
编码:大脑把感知到的东西转化为记忆痕迹
巩固:把暂时记忆强化为长期记忆。
检索:想让学习成果牢固可靠,我们要做两件事情。首先、在把短期记忆重新编码并巩固成长期记忆的时候,我们必须把这个项工作做扎实。其次、我们必须把这些资料与不同种类的线索联系起来,以便我们今后会议这些知识时能够游刃有余。
人有一种叙事的欲望,这种欲望源于我们对模棱两可与随机事件的不适,它塑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
我们没法记住一件事情的方方面面,所以我们只记住其中对自己情感影响最大的元素,剩余的空白部分则由自己用细节来填补,虽然这些细节与我们的叙事内容一致,但有可能是错误的。
我们在学习时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反思的习惯。·让大脑工作,实际上就是给它引入更多复杂的网络,然后反复运用这些神经回路,从而使头脑更加灵。
反思会涉及多种认知活动,这些活动可以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从记忆中检索知识或是早期的训练内容,把这些和新体验联系起来,借助观察和思考,预先演练你下次可能采取的不同做法。
4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避开错觉和误判的办法是,用一组自身之外的客观标准,来替代用作决策参考的主观经验。
·“邓宁——克鲁格效应”:无法胜任某项工作的人缺乏提高自己的能力,因为他们分不清能与不能之间的区别。
·
斯滕伯格智慧的三元论:分析型智力,是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型智力,是我们综合并应用现有的知识与技能,应对那些新的特殊情况的能力;实践型智力,是我们适应日常生活的能力。
学不好的领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结构,测验一下自己的能力结构。
步骤一:进行某种类型的测试,看到自己的知识或技能在哪些方面有所欠缺
步骤二:决心运用反思、练习、间隔练习或其他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自己的能力
步骤三:再次测验自己,留意哪些方面已有改善,同事特别注意在哪些地方还需要下功夫
在了解了自己的能力结构之后,我们可以用搭积木的方法构建知识。在接触新资料时,提取核心观点,并从中构建出一套完整的心理框架。结构构建是一种由意识和潜意识形成的规范:判断东西是否合适,是可以增加特点、能力与含义,还是多余无用。
5 夸奖孩子努力比聪明更有利于孩子成长
·我们在夸奖孩子的时候,比起夸孩子聪明,更应该夸孩子努力。
当被夸奖智商高的时候,孩子就会得到这样一种信息,聪明才是被夸奖的关键。如果我们强调努力,则可以让孩子相信努力的重要性,而努力是一种一种他们能控制的变量。
取得成功更多的是靠勇气、好奇心与坚持、而不是智商;成功的关键因素是让孩子从小面对困哪,学着克服困难。
在意自己在别人眼中聪明与否,会让人避免承担生活中的风险,这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他们会变得更加容易逃避。
爱因斯坦有一句话叫: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这句话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棒,因为想象力听起来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似乎只要拼命的想就成就一件大事。
假如知识代表过去,想象力代表未来的话,那么强大的想象力一定是建立在对过去知识的总结上,同时又要落到解决实际问题上才能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脱离这些只能是空想。
知识是基础,只是对过去的经验的总结,而面对新的问题,面对一个未知的世界,需要我们发挥想象的力量大胆的试错,把已知的知识大胆的运用到未知的世界,从而找出最优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