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公德心”的底线是什么?

【一】

最近,一则新闻报道:一老人在电梯里抽烟,一医生看到了老人的行为,劝阻老人不吸烟,尤其是孕妇小孩在场时,对他人身体健康影响很大。老人理直气壮,倚老卖老,强词夺理,整个公开的视频里全程看不到老人态度上的一丝低头痕迹。

这件事情发展的也有些戏剧性,就这样一个劝导性行为,老人猝死了。理性客观的看待这起事件,不难发现,这又是一件扶不扶的问题?为守护公德心,劝导了老人,老人身体不好,情绪激动,无理取闹不说,因此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发酵事件,公众说法不一,老人家属状告医生,要求赔偿。我们不禁问道:难道这是扶不扶问题的持续发酵吗?扶,有可能被讹诈;不扶,对不起自己的公德心。我们又该何去何从?

路人的“公德心”该如何守护?或者说公众的“公德心”该如何被有效的执行落实着?

公共场合吸烟有害健康,这是人人皆知的基本公共常识,劝导此类行为,本不算过分。将心比心,如果我们在电梯上遇到了类似老人,会不会就此多说一句:“请勿吸烟,二手烟有害他人健康”。

这句话本身也没有什么得罪老人的地方,相反,老人的情绪本身就有些激动,老人回复:“现在电梯里没有他人,我抽个烟怎么了?你连这点事情都要说我,简直没道理!”

【二】

老人抽烟无理取闹的行为,本身就存在问题。视频对话中的此起彼伏,可见老人的文化素质不高,改革开放几十年了,城乡经济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乡精神文明建设的差距则越来越远了。农村文化的空虚,寂寞与无聊,导致留守在村里的老人们平时就是抽个烟,喝个酒,打打牌,搓搓麻将,业余生活基本上与社会发展脱轨。

老人的言行举止,有农村大男子主义的粗里粗气因素,更隐藏着老人内心深处的空虚与无助,他来城里,原本自由自在的抽烟习惯,被城里人挑三拣四,各种刁难,他即使无理也要固执己见。这与生活道理无关,对他而言,与尊严密切相关。

【三】

理性沟通,多一些体谅与理解。

老人年事已高,再者死者为大,我们不便多说些什么。只是下一步,我们守护“公德心”的底线是什么?

公德心,即公共道德的心里,站在大家共同利益点上去考虑问题,多一些换位思考,少一些自私自利行为。

老人,是我们这个社会群体中的弱势群体,我们本不该多说什么,但遇到了类似的事件,我们该劝还是要劝,不能因为害怕发生意外事件就此冷漠应对。老人们发脾气,或许只是想要发泄情绪,我们多一些理解与宽容,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报警等方式解决。

如果由此发生了奇葩事件,也无需小题大做。相信“公道自在人心”,有些人想要借此敲诈勒索,无需过多言语的解释,相信“真理不会永远被蒙蔽双眼”何况如今,高科技如此发达,任何的蛛丝马迹都会在某一刻真相大白。

做人做事问心无愧,很重要。金钱的诱惑很大,各色人等良莠不齐,我们存活于世,要相信真理的力量,要坚守“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浙江共同价值观,做一名正直善良的人,做一名守信、崇学的传递者。

即使如此这般践行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意中被他人伤害了,也要坚信,坚守公德心就是如此,底线依旧在线,我们遇到的或许就是那么一例个别事件,要相信,如此坚持到底,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前方璀璨星空。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事实上,无论电商还是传统商业,其商业的本质是一样的,都是遵从流量导入到流量沉淀,之后再到流量变现的一个过程。而媒体...
    一笑社群阅读 2,732评论 0 0
  • 我已经以伏在阳台把脑袋探出窗口的姿势遥望小区门口半个小时了。从12:15到现在的45,直到大门口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
    林雅阅读 1,397评论 0 0
  • 老人走了,在清明之后端午之前的青草依依季节。我没有回去送她一程,说愧疚吧,谈不上,我只是想起了我的奶奶和她这一大家...
    岂止于大阅读 3,379评论 0 0
  • 又是这样安静的夜。结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安坐于桌前,听从内心的呼唤,品一杯香茗,读一段故事犒劳自己。 在清茶氤氲的...
    王小唐阅读 5,274评论 2 3
  • 我们是第一次当儿女! 他们是第一次当父母! 所以我们都要去学习怎样好好爱对方! 我一个好朋友的爸妈感情不好,经常吵...
    Annie子莞阅读 4,272评论 6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