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知乎上看到过这样一个问题。一个家庭贫困的大学生,假期辛苦打工挣了4000块钱。从来没有出去过自己城市的他,想用这笔钱旅游。可是父母说如果把这4000块钱花了下学期就没有钱交学费。于是这个学生在知乎上问了一个非常令人心寒的问题“穷人家的孩子配旅游吗”。
一个“配”字,很是让人心酸,似乎人只要身上有“穷人家”这个标签,便只能自卑渺小,不能去干自己想干的事。其实生而为人,每个人都是平等的,穷人家的孩子不是不配旅游,而是没有足够的金钱和家人的支持去旅游。
当然,这个问题下面的答案也是众说不一。有人让他勇敢的去旅游。钱没有了,可以再挣,但是旅行的经历是非常宝贵的。它可以让这个孩子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认识不同的人,或许这一程下来,这个学生的人生轨迹从此会改变。
但是,更多的人不建议他去旅行。旅行虽然很快乐,但是回来以后却什么都没有获得。到时候面临的却是不能继续完成大学生活和依然贫困的家庭。与其这样不如现在好好学习,以后再去旅行。
的确,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很多关于旅行的反例。曾经,一个女生为了自由,背着家长在网上贷款8000元。旅行回来后没有钱去还贷,结果利息越来越多,最后变成了十几万。这个女生实在无无力还钱到最后选择自杀。而八千元,对于一般的家庭都是可以还得清的。
虽然说想象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总能将人打回原型。人们都说希望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但还是有很多人做不到走出去,上学时因为家庭条件不允许,因为学业太繁忙,因为不忍心看着父母好几个月辛苦挣的钱被自己一出去几天就花完,我们总是将旅游这样的事推到以后。
工作以后,所面临的却是时间越来越少,生活压力、生活责任越来越大。我们不能为了自己的自由就给老板交一份辞职信,然后出去闯荡世界。所以,在现实面前每个人都必须妥协。
记得高中下午在操场上背书,上体育课时在树荫下和同学吃零食,那时候我们讨论最多的话题便是上大学以后要到哪里去旅行?那这也几乎变成了我高中坚持下来的动力之一。
而大学以后,大一同学多次让我去旅行,我都拒绝了,大一一学期下来同学跑了好多个地方,而我还是在自己的城市里没有出去。这其中的原因和知乎上的那个人也有些类似。
但是我感觉自己才大一,以后三年的时间我还是会有机会出去的。我感觉对于大学生,如果我们没有足够的资金,那么我们完全可以选择其他方式来替代旅游。
如果有资金,但不是很充足,那么完全可以穷游,大学生更适合旅行,而不是旅游。
我认识一个人,他组建了一个摩托车队,用十几天的时间,和一群人开着摩托去了好多个地方。他们并不像很多人一样走到哪里花到哪里?有时候晚上没有睡觉的地方,他们甚至睡在外面,一程也只花了一点儿钱,虽然听起来很艰苦,但是一路上他们每个人都很快乐。
另外,在旅游之前问问自己真的喜欢旅游吗?其实现在大多数年轻人如此热衷于旅游的原因,很多并不是自己真正喜欢旅游。而是听朋友说自己去过哪些地方,在朋友圈上看到各种地方的风景,在书上看到各种美景的描述,所以自己也想出去看看。但是这其中很多人他们是不适合旅行的。所以旅行的前提就是听从自己的内心。
非常喜欢一句话,这里送给大家“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我认为想要开阔视野,想要增长见识,也不是只有旅游这一条出路读书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所以如果有足够的资金支持,那么就出去旅行吧。如果没有钱,也不要灰心,静下心来读读书,我们也会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