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周末

      又是一个周末,相较于上个周末来说,这个周末倒显得尤为平静。某人执意要让我记录上个周末的故事,但我在想:有啥好记录的呢?记录个啥呢?正当我努力回想的时候,发现有些细节已经变得模糊,哦~或许通过记录,我们可以把即将流走的东西轻轻抓住一点点?那我就写一下吧。

      关于17岁。

      我是在巴黎铁塔下面遇到的子健,当时好多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围成一个大圈听一个歌手唱歌,也一边等着铁塔亮灯。我也属实有些离谱,以为自己带了充电宝,把手机直接用到关机,一掏包才惊觉充电宝没带!走投无路的我寻遍整个观众区发现有且仅有这个小孩儿手握着充电宝,哈哈哈一聊才知道人家刚高考完出来玩,竟然才17岁呢!我17岁时也和子健一样,高中毕业来了一次毕业旅行,那是我和我的好朋友们第一次一起出去玩,那时的我们有许多憧憬,许多遗憾,许多现在提起来都还哭笑不得的小事。

      我很喜欢那个17岁的夏天,一个自由、亲密、未知与希望交织的夏天,是默默喜欢很久的人的表白,是好友骑电动车载我时的风声,是泸沽湖里漂浮着的水性杨花。我也从此将要离开家,离开熟悉的一切,去往一个新的城市读大学,慢慢建立起属于自己的节奏、边界和秩序,慢慢成为我自己。所以看到子健一个人来欧洲毕业旅行我当然感慨,这是一个和我当年相似又截然不同的17岁,他开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世界,也开始构建自己的人生秩序,我很明白很理解其中的不安、激动和成长的疼痛。我的那个夏天再也不会回来,而子健的夏天,才刚刚开始。

    关于独自旅行。

    不得不说很佩服子健的勇气,17岁就一个人来到欧洲,而我第一次一个人出游是在23岁,去三亚后海呆了一个月。二月份的重庆还在穿羽绒服的时候,三亚依旧是短袖短裤人字拖,二十几度的天气像是为我量身打造的一样,我每天乐此不疲地呆在海边,从跳水、徒步,到潜水、冲浪,每一次进入大海或山林,像是在重新认识这个世界。还遇到了很多很好的朋友,我们在小酒馆里弹吉他唱歌跳舞,在夜晚的沙滩聊天到天亮,在不同的海岸线看日出日落;有人教我怎么在海浪里起板,有人给我带岛上不可多得的劲爆辣椒面,还有人抱着我哭了好久好久。但也是这时让我认识到原来一个人的旅行可以这么美好,可以认识这么多闪闪发光的人,可以更多地更自由地感受这个世界,也让我更加珍惜每一次真实的连接。

      子健和我差不多,也是个冒冒失失的人,一路上都是跌跌撞撞的,他来到西班牙的经历可谓是崎岖,我和瀚不能说是帮了他很多忙,但也可以说是给了他很多陪伴和支持,或许减轻了他的一些惶恐与不安。希望我们也会是他回忆里闪闪发光的人,希望他也能像我一样,爱上独自旅行带来的自由与成长,也希望我们三个将来都有更多的独自出发的机会和勇气。

      关于我们。

      其实和瀚也算不上很熟,只是子健来的那天晚上他在我们的徒步群里发消息约饭,我一想他之前说想和年轻人聊聊天,就顺手问他一句,没想到他竟然真的出来和我们一起玩了。他们似乎更像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见面说上了粤语,倒把我这个“中介”屏蔽在外了。接下来的几天我们在巴塞罗那乱逛,聊天,吃饭,喝酒,没有安排,也没有压力,一切都很自然地发生了,我们只是恰好在这个时刻出现在了彼此的生活中。

      那么在这段不长不短的旅途中,我就收获了一位大朋友一位小朋友,对于这位小朋友我感觉我是像知心姐姐一样的存在,而对于这位大朋友他说我们像子健的父母一样,其实我感觉也是,但感觉自己也是个不太成熟的“妈妈”,他倒像是个面面俱到的“爸爸”。接下来几天他们两个都紧接着回国了,说舍不得他们走,倒不如说是舍不得这一段不期而遇的日子,或许正是这种短暂的交汇,遇见与别离才让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丰富和真实。

      和瀚或许还会有更多的相遇的机会,不知道他感觉如何,我倒是挺喜欢和他呆在一起的,可以不急不躁安静地坐着,也可以一直聊天,是一种难得的舒服与真实。能和流动又自由深刻的人打交道本就是一种养分,所以我很珍惜这段关系,也会让它自由地生长。

      或许子健这段旅行的意义也早已超过旅行本身,我们陪子健,也希望他将来回忆起这趟旅程时,记得自己在欧洲曾被好好对待过、有被好好接住过,记得这里有他的朋友,有他17岁的夏天,有我们。

      自此,这段寥寥数日的友谊就告一段落了,我们一起走过了一段没有结果的路,虽然时间不长,但很难忘。生活大抵如此,热闹有时,平静有时,留恋有时,释然有时,我们不断相遇、告别,不断尝试、感受、收获,然后放下,各回各的日常。你有你的夏天,我也有我的事要忙,偶尔想起,会觉得还挺好的,就够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