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被推动或被激励的着陆点有两种类型:追求快乐型和逃避痛苦型。
追求快乐型是为了得到想要美好的事物。对快乐型孩子需要父母在前面引导在孩子想要的方面做文章,告诉他这件事情给他带来的好处让他拥有动力。
逃避痛苦型是为了避免可能会遭遇的痛苦。这种孩子需要父母在他的背后推动他,根据情况针对性的提醒他,告诉他如果事情做不成而导致的一切不好的后果。
父母不光要根据孩子所属的类型选择互动方式,给到孩子的承诺也一定要兑现。虽然孩子潜能无限,但家长要注意底线,不能让孩子做一些完全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否则就会打击她的信心。
家长的几个问题:
1.孩子高一对学习没有兴趣,只是呆在家里不愿出门。
如果是男孩,父亲要多与他互动,跟他从更大的系统层面,人物,去聊家族、聊圣贤、聊国家,跨越时间和孩子谈人生。让他定位自己的身份,自己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是女孩,妈妈要多花些时间互动。孩子们的自我认可非常的重要。
2.儿子14岁,迷恋游戏怎么办
游戏里有孩子在乎的价值,可以满足他的需求,探索他是哪方面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背后是什么维持了孩子的现状。
3.父亲长期缺席的男孩,应追求完美又无力达到怎么办
所谓的缺席不是现实生活中不在一起,而是爱的缺席,这是两个问题。缺席与环境有关,爱缺不缺席与人在不在没有关系。在孩子面前不要说任何对爸爸不利的话,即使爸爸不在家也要让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
父母的关系决定了孩子人生绽放的程度。
4.女儿九岁半,自己很长时间睡不着,跟着妈妈很快就睡着。
孩子的内在存在安全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只要是存在不论是什么,即使是家中来了陌生人或者紧张气氛,在我们的环境中都有影响。告诉孩子:“无论任何时候爸爸妈妈都是你最大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