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天下父母心”,在教育孩子方面每个家长都是使劲浑身解数,希望孩子可以更好。可是你发现了没有?教育里的输赢并非我们想的那样……
有人说“不打孩子应该是一个理想状态。”我很赞同,但是还有人说“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所以我想,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时控制不住自己,动手了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不值得提倡!)
昨天,我还貌似“专家”似的,解析处理早恋问题时冷静当先。但是今天,面对调皮的儿子把筷子伸进空调里,我忍不住打了他,损坏什么是小事,但如果留下安全问题可就麻烦了!
到了晚上,哄他睡觉,他竟然兴奋的像只小猴子,上蹿下跳,跑到飘窗上一个劲儿地折腾,本以为折腾累了他就睡着了,可非但没睡着,还打碎了石膏饰品,于是又一次的挨揍在所难免。
生气的时候,明明知道打孩子不是最好的方式,但大脑如同短路一般,内心则像一只受伤的野兽:就这样吧,爱咋咋地!可是,我们此刻的方式让你赢了吗?解决问题了吗?
我冲儿子怒喊着:“你以后还摔东西吗?”
“摔!”
“还摔吗?”
“摔!”……
“说不摔就不揍了!”
但是一连几次都是这样的回答!我也没再追究,冲他喊着:“过来!回床上觉!”“不!”
仍然是一连几个“不”。极强的挫败感涌上心头,我硬把他抱到床上,他喊着“不睡觉!”身子不自觉地往后缩,还用手捂着小屁股。当然,全程用他特有的“一段嚎”来陪伴!我赢了的背后,他一直哭闹不止,用自己的方式抗议着!
哭了就哭呗,我才不会理睬!可是突然之间,我想到了接下来的事:如果他不睡觉,我怎么收拾家?写日更?所以我也只能耐着性子:“过来,别哭了,妈妈给你听歌然后我们睡觉好不好?”现在轮到我满腹委屈了:不睡觉,打碎了东西,最后还换来听歌的结局,凭什么?
没有办法,我的目的就是让他睡着,所以他睡着了,我才是赢家!慢慢地,他平静了下来,令我意外的是,他还自己嘟囔着:“妈妈,我今天把筷子塞到空调里面去了,危险!所以我挨揍了!然后不听话打碎东西了,又挨揍了!妈妈,别生气了,我睡觉!……”让后他还拍着我,哄我睡觉!
其实,教育里本没有赢和输,只有我们教育的结果如何?那么此刻再看巴掌问题,真的是它解决的问题吗?今天的事也算给我上了一课:我们跟孩子为了他们共同的发展,本来是同盟军,又何来的输赢问题呢?所以以后,只有解决问题的结果,而不再有输赢高下之分!同时,更要注意解决问题的手段,拒绝“霸王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