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刘新先生只是义县高台子镇药王庙村一个普通的农民,繁重的农活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因为对绘画的热爱,他充分利用每一分空闲,画出了尽30米长的《驴友兴会图》,他细心观察,冥思揣摩,精心构思,通过角度的变化、笔墨的浓淡点染,将千姿百态的毛驴挥洒铺陈于宣纸上。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刘新先生的驴画,以及聆听刘先生的画背后的故事。
国画·刘新
(曲舒)关东画驴人,生于辽宁义县,现为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锦州美协、义县美协秘书长,中国闾山古槐书艺社社长,其毛驴作品曾参加世界诗意书画展,并在马来西亚展出,2013年驴图長卷《驴友兴会图》在锦州世园会展出,2015年《盛世和谐图》为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而作,2016年创作《相聚宜州》40头驴長卷在奉国寺展出,引发业界强烈反响。
刘新今年45岁。提起对国画艺术痴心追求的这几十年,刘新内心充满感慨。因为这条求学求艺之路充满了崎岖波折,也充满了潜心求索。
刘新对国画艺术的喜爱,源于祖母精致的剪纸。小时候,祖母经常用剪刀剪出漂亮的图案,这让他心弛神往。像祖母那样创造出唯美的画面,把身边美好的风物用画笔描摹出来,这些想法占据了他的心灵。在之后的学生生涯中,刘新对于绘画的喜爱更为强烈,他把自己大部分的空闲时间都倾注于此。但在老师与家长的眼中,这是一件耽误学业的坏事。想当年,父亲更是因为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让他在成家立业与“不务正业”之间作出选择。这使他的绘画之梦备受打击。
成家之后,刘新的生活很窘迫。除了种地外,还靠走街窜巷卖散白酒来维持生计。忙碌的生活让他很难抽出时间来练习绘画。可刘新却有自己的办法,他每天出门前都会带上纸和笔,赶路时若遇到好的风景便停下来,画一画。这虽然能磨练画技,但也付出了大量的时间,耽误农活和小生意。他的妻子对此又急又气、百般阻挠,很多乡邻们也冷嘲热讽。在生活的压迫下,刘新差点放弃了自己的梦想。但生命中的渴望终究是压抑不住的。他的画有一次偶然被乡亲们看到,一时间,刘新画得一手好画的评论不胫而走。邻里乡亲的肯定,让刘新更加自信。妻子的看法也慢慢转变,不再反对刘新画画。刘新用于绘画的时间又多了起来。但刘新始终是没有经过专业培训的,为了让自己的画技更进一步,他抽空流连于县内外的文化馆、美术馆,参观画展,与人交流切磋,“偷师学艺”。
日积月累,终有所成,刘新的画慢慢获得了同行的认可与好评。在大量的作品中,刘新画得最多最好的就是辽西毛驴。因为他小时候常骑毛驴,还赶过驴车,平日里对毛驴接触得多,观察得仔细。而毛驴任劳任怨的秉性也打动了他。在《驴友兴会图》中,他题了一首诗,诗中写道:蹉跎岁月静悠悠,挥毫泼墨度春秋。胸中毛驴千万象,长卷虽成志难酬。对家乡毛驴的深厚感情,加之平时成千上万次画毛驴,才有了生动传神、寓意丰满的《驴友兴会图》。
对国画的燃烧的热情,使刘新不再满足于自己单枪匹马的创作。义县古槐书艺社,就是由刘新发起组织的一个艺术团队。社内成员大多是刘新的同乡。他们都热爱书画艺术,在书艺社中,他们找到了学习、切磋和展示的平台。
远去的记忆一一辽西风情速写
刘新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对国画的热爱与日俱增。一幅《驴友兴会图》折射出他人生的梦想,一个古槐书艺社蕴含了他远大的抱负。文化的魅力无所不在,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强大而深远。从刘新和与他有着同样追求的农民身上,我们会看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会看到中国民间艺术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令人期许的前景。
(说明:本文图片由刘新提供,画作为作者原创,未经作者许可严禁商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