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突破读书误区,学会主题阅读,成为读书达人
时间:2022年4月21日6:30
设定频率:阅读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写书评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一、阅读四大误区:
1、从头到尾阅读,才算读完一本书
解读:书不仅仅是用来读的,而是拿来用的。看到好的观点和方法,就要有意识地拿来用,在用的时候,才是真正读懂了。
例如,《精进写作》一书,可以当作工具书,当不知道如何写开头、写标题时,可以去翻阅。不用每次都从头至尾读完。
2、看书追求速度和数量,不追求效果
解读:读书最关键的是理解能力,而不是速度。应该要思考我如何读懂一本书,如何理解作者的观点,而不是思考如何快速读完一本书。
3、只看专业书籍,不看其他书籍,或只看某个领域的书籍,不看其他书籍。
解读:提倡跨界阅读。遇到瓶颈期时,学会跨界学习。例如,弘丹老师在写完第一本书后,遇到瓶颈期,于是去学习个人成长教练课程,所以,对于个人成长方面有很多经验,开拓了眼界,很快找到下一本书的主题。
跨界阅读,可以突破认知壁垒,提高多维思考能力。
4、只阅读,不输出也不行动
解读:看书只是前面很小的一部分,最重要的是要去输出,要运用。要从内容消费者转为内容生产者。
这周听学院直播,一位学霸介绍,她看完书后,会将书中自己喜欢的观点,写在便利贴上,让自己随时可以看到,对照执行,最后内化为自己的习惯。这就是将阅读,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二、为什么要做主题阅读?
1、快速入门某个领域
2、搭建某个领域知识体系
3、从小白到专家的必经之路
4、系统化输入和输出某个领域知识
你读了很多书,是不是总觉得自己没有哪个领域特别擅长?这是因为你没有进行主题阅读。只读某本书、某篇文章,输入的信息是碎片化的,只有通过主题阅读,才能搭建某个领域的框架,才有可能成为专家。每年至少要做两次主题阅读。
“没有结构,一百万粒沙子无法组成金字塔。”
如果想要成为写作教练,就需要阅读写作领域的主题阅读。我今年上半年的主题阅读,是写作领域。至少阅读3本书。
弘丹老师擅长的领域:阅读领域,写作领域。她一年做两次主题阅读。
通过主题阅读,深耕某个领域,成为那个领域的专家。
个人成长类的主题阅读,范畴太广,要更加细化,例如心理方面。而写作、阅读领域属于细化领域。
三、如何持续在某个领域深耕?
1、快速入门某个领域
2、确定细分领域
3、主题阅读
4、搭建知识体系
5、不断深耕,持续输出:十年磨一剑,以教为学,“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如果不知道写什么,就选定一个知名人物,聚焦写相关问题。例如,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孔子:论语;曾国藩。
主题阅读某个作家的所有作品。
主题阅读传记类书籍(推荐)。
多阅读经典教科书:管理学、宏观经济学等
通过不断探索,逐渐找到自己喜欢的领域。
每个领域选10-15本书,在这个领域读50本书后,争取成为专家。
我的三点收获:
1、了解了主题阅读的重要性。要想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至少要阅读10-20本该领域的书,最好要读50本。碎片化信息无法搭建该领域的知识架构。
2、比阅读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运用。一方面读完后要及时输出分享,一方面要在生活工作中运用书中的方法。从读书到实践运用,形成阅读闭环,最大化扩大读书成效。
3、选取的目标领域一定要细化,一年建议至少学习2个领域。筛选书籍,可以参考豆瓣、名人及老师的推荐等。
我的三点行动清单:
1、5月份做写作领域的主题阅读,阅读《成为作家》、《从零开始学写作》、《精进写作》、《写出心灵深处的故事》、《文心》五本书。
2、每天抽出半小时整块时间进行深度阅读;每读完一本书就输出书评,并将书中的内容学以致用。
3、下半年进行阅读领域的主题阅读。全年在写作领域和阅读领域各完成至少10本书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