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从容悠闲、自得其乐过一辈子的情趣,做到不抱怨上天不怨恨别人。
梅直讲是北宋诗人梅尧臣,本文是苏轼中进士后写给参评官梅尧臣的感谢信。文章先通过对比周公虽富贵,但不如孔子贫贱时身边有众贤学士相陪之乐,“周公谁与乐其富贵?而夫子之所以共贫贱者,皆天下之贤才,则亦足矣乐乎此矣。”而后,交代自己写感谢信的缘由,并称赞欧阳修和梅尧臣的公正,最后称赞梅尧臣虽官不过五品,但容色温然而不怒,文章宽厚敦朴无怨言。
孔子受困于陈、蔡两国之间时,并没有意志消沉,他们师徒反而因自己推行大道而自得其乐,这种乐是发自内心的长久之乐。不怨天不尤人,不抱怨上天、不怨恨别人,行自己的道,遵从内心的呼唤,向着自己所喜欢的目标迈进,这不就是人生之大乐吗?
读了苏轼的文章,发现他是个追求性格敦厚的阳光乐天派,温韧且不张扬,犹如莫兰迪的画作,以温婉的姿态赞颂着世间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