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一种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社会现象,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学、教育、金融以及科学领域,它反映了一种两极分化的社会现象,富的更富、穷的更穷。

马太效应出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的一则寓言: “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社会中的“二八法则”难道是因“马太效应”产生?

现实世界中有很多马太效应现象,我们举几个例子分享。

例一:路上有一个矩形的坑,坑的宽度不妨设为0.8米,对于能跨越0.8米的人,他通过只需要付出0.8米,对于不能跨越的人,则要付出2米?


例二:身处越低的人想做一件事情所花费的成本往往更高,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发现,同样行驶100km距离,如果在水里,按20节的速度需要3小时,如果在陆地需要1小时,如果在天空需要7.5分钟,如果在太空只需17秒。

例三:对穷人来讲,客观需要以更低的价格获得商品,但商品市场的法则是,买的越多就越优惠,大家经常见到的充100送10元,充300送50,所以经济学的法则是嫌贫爱富。

钱的本质是嫌贫爱富,这也是为什么国家一直要求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但又收效不好,现实是中小企业到处求钱遭冷眼,银行却整天拜访财大气粗的明星企业,给予贷款优惠,完成年度任务,就是这么个悖论。银行的性质要求他的角色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既然现实法则如此,作为个体怎么办呢?

充实发展自己,你的价值决定你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在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不花费过多时间攀龙附凤,与其辛苦追逐马儿,不如圈地种草,待春暖花开,良马自来。

细细思考,社会中的马太效应还真不少,你体会到的有哪些呢?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