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可是除了嘲笑兔子的半途打盹与乌龟的持之以恒,是否思考过,是什么造成了兔子与乌龟的速度差别这么大呢?我们能否在龟兔赛跑中,成为一只不打盹的兔子?
傅盛在他的认知三部曲中,指出「认知,几乎是人和人之间唯一的本质差别。」认知,就是让你成为龟兔赛跑中那只兔子的决定因素。
认知的定义,在维基百科中,是指:
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
看着似乎与「学习」有些类似,但认知强调的是在心里层面,对信息的编码处理的过程。而我的理解是,认知,就是一个人学习的能力体现。认知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了一个人学习的效率。更进一步,不仅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决策,这些都与认知能力有着很强的关系。
而同时,学习也是有利于我们认知的提高。对于概念的学习、思考,并封装入我们的思维模式中,就是一种认知的优化或者迭代。甚至,我想说,学习的目的,主要的,就是改变我们的认知。就像小学的奥数题,一般的初中生都不难解决,因为通过学习方程组,我们已经提高了我们的认知水平,解决起来当然倍感轻松。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提高自己的认知呢?
首先,认知能力就如同我们的肌肉一样,是可以刻意练习的。《刻意练习》的作者给出的「刻意练习」方法,就是「学习高手的心理表征」。其实就是通过刻意练习,获得像高手一样的认知能力。
当我们获得一门新的思维模型时,我们就需要对它进行反复的使用,在生活学习的各个层面,进行思考,从而强化我们的思维模型、思考方式,从而达到应用自如的效果。我是一个围棋爱好者,就用围棋举例(象棋也有类似之处)。在棋盘刚开局的时候,都有着基本下法,可以叫定式,通俗说来,就是「套路」。初学者不断学习并使用这些套路,并分清其中各种变化,在未来的棋局中,布局部分就可以得心应手。这就是通过学习与练习,提高自我认知的过程。
现在常说的一个词,叫做「认知迭代」。那如何进行认知迭代呢?
认知迭代,是对概念的更新,用更好、更贴近真实的概念来替换掉旧的概念,并将其封装,成为我们新的思维模式。同样以围棋为例,初学者强调「吃子」,更多的去消灭对方的棋子;而更为精通者,则更看重「围空」,才有了「弃子」等一系列与初学者不同的棋路选择。这就是认知的迭代。
在学习中同样如此,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我们对人类如何学习的概念也在不断更新。我们当然要将这些更符合认知原理的概念纳入进来,经过思考、封装,成为可以提高我们学习能力的认知。例如「刻意练习」、「必要难度理论」,「具身认知」,都可以用于加速我们的学习。我们需要的,就是不断地在学习中,对这些概念反复应用,进行练习。
升级认知,就是升级我们的操作系统,你是愿意使用dos系统,还是windows、macOS呢?还不快升级认知,成为在学习道路上跑得更快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