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闲暇之余看了一本书《写作提高一点点》,书中有一个章节是讲个人随笔写作。今天总结了一下,分享给大家。
01个人随笔的构成
个人随笔有一种基本的三部分结构,也就是确定性、困惑或混乱、改变。
从确定性写起
开头引出一个场景或一个观点,要给读者确定的感觉。如:
妈妈总是说……
今天和昨天没什么不同
发展到困惑或混乱
当文章按照故事弧的模式发展时,肯定会发生些什么。通常,这些事情会使情况恶化或复杂……如:
原来我的妈妈不喜欢我和他相处…
故事弧是这样的:发生一些事情,故事由此开始。随着故事展开,利害关系渐渐凸显。于是有了冲突,有了戏剧性的转折,甚至是困惑……而你已经被深深地吸引住了。如下图所示
转变思想
临近文章结尾,观点发生了变化。对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与更广阔的世界建立起新的联系。如:
我要把已知的一切都丢掉,这样我就可以知道得更多。
02 描述,不要论述
你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也可以讨论形势,甚至可以讲一个故事。但你的文章在某种程度上要保持客观公正。场景很重要。
要把情节放到现实生活的场景中,或者是缩小版的场景中,这是吸引读者注意力的最好方法之一。
小场景的魅力在于你告诉读者一个想法,然后给他们充足的空间去填充属于自己的细节。
03 插入论述有两种技巧
在叙事中穿插论述
第一种方法是在情节中加入事实。这些事实可能是在说明先前提到的内容。
打断叙事
打断叙事是杂志报纸中特稿的经典写作手法,而且非常适合用于个人随笔。这种结构从场景出发,然后话题一转——最好是在某个扣人心弦的瞬间——抛出一大段我们需要了解的论述性内容,比如为场景做铺垫的背景故事。
结束语
在以第一人称写个人随笔时,不要去深究别人的想法。个人随笔这种体裁是一种很吸引人的写作形式,因为它能让你贴近读者。
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