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5/16 1/28
冥想时长:20分钟
今日总结:冥想训练第一天,坐姿调整。一共进行了两次练习。第一次是坐在客厅的沙发上,因为怕冷,把暖气开到最大。一开始耳边不仅有暖气的声音,还有客厅柜子上的时钟秒针滴滴答答的声音。一开始是挺直脊柱的,但是怎么都觉得不舒服,一会儿觉得腰酸,一会儿觉得腿没有伸展出去不舒服,一会儿觉得刘海太长戳到眼睛了,一会儿又觉得胳肢窝附近凉嗖嗖的,整个人处于一种完全静不下来,很烦躁的状态。可是后来不知什么时候就在老师平缓的声音中慢慢静下来了,暖气声似乎也成为一种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背景音。跟着老师的指引慢慢放松自己的身体,偶尔走神会想到一些明天不得不面对的事,然后思绪又重新回到对于呼吸和身体的觉察上。第一次冥想练习结束了,居然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
然后开始第二次。这次把两个坐垫拿到地毯上,盘腿坐下,跟着老师的指示从头开始练习。一开始感觉盘腿时其中一条被压住的小腿很酸,尽量让自己不去想它,把注意力集中在老师的话语中。随着时间渐渐流逝,走神的时候突然察觉腿怎么一点都不酸了,第一次练习时那些周身不适怎么都不见了?然后继续尽量把思绪集中起来,当然之后又经历了走神→发现自己走神于是恢复→又走神……的阶段。不知不觉中第二次练习结束,虽然已经到了晚上,睁开眼睛的时候却有种神清气爽的感觉。
今天打分:7分
2018/05/17 2/28
今日总结:对腹式呼吸其实接触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在keep做腹部运动的时候就常常有几分钟的腹式呼吸时间,说是可以锻炼腹部肌肉。虽然已经很久没有碰keep,但今天再次接触腹式呼吸还是觉得亲切又熟悉。
然而今天本该早晨就进行的冥想,却一直拖到晚上才进行。原因是想到下午有一件棘手的事,感觉自己在事情解决之前都静不下心来练习,所以就一直拖着没练。结果刚才冥想时听到谷应老师再次强调的"把冥想当做一个有仪式感的事情做,告诉自己无论发生什么,这一刻都要全身心的放松自己"时,顿时觉得自己本末倒置了。学习冥想本来就是为了觉察当下,学着认识自己的情绪,而我却因为怕自己紧张和担忧的情绪对冥想练习产生影响,而拖延和逃避着不去冥想。
注意力在以上反思的思绪和其他的一些人、一些事,在一呼一吸之间来来去去,像电影片段一般划过脑海,又再次回到对肚脐和呼吸上。睁开眼睛,像老师说的那样轻吐三口气,感觉像从梦中醒来。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6分
2018/05/18 3/28
今日总结:今天休息,所以早晨进行了冥想训练。"红色的大象"并没有出现,但却不知为何,思绪并没有那么集中在呼吸上。可能是因为崭新的一天即将展开,可能是挂念着一些之后不想做却又不得不去做的事,所以即使听着老师的声音,练习着腹式呼吸,思绪还是来来去去,到后面甚至有些烦躁。似乎又要集中注意力,又要"觉察",有种一心二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怎样的感受。今天睡前想要再进行一次练习,寻找一下我的心到底在哪里。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6分
2018/05/19 4/28
今日总结:正念,一直不明白是什么意思。跟着谷应老师的语音进行冥想,边听边思考,却思考不出个所以然。比如"完全的接纳",是"放纵"的意思吗?可是当说到使用手机作为例子时,似乎明白了一些"觉察"和"接纳"的意思;然而当说到读书时不要被书的内容带走时,又开始产生疑惑了。于是呼吸渐渐开始有些急促,心开始有些烦躁,思绪飞舞,似乎没有那么专注在呼吸上了。冥想完毕,再次打开群,仔细重新阅读了谷应老师的回答。"观察","旁观者",以观察的姿态,觉察"当下"的、"现实中"的感受,并不做任何好与坏,是与非的评判。这时我似乎有些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了,我让心和思绪任意的游走,而没有安定住它们,更没有直接面对它们并且体会"这一刻"的它们,更谈不上去接纳它们了。下一次冥想,我会试着只专注于"呼"和"吸"本身。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7分
2018/05/20 5/28
今日总结:今日选择一个练习进行冥想,我选择了"调心"。第二次练习和第一次有不同的感受。前天第一次听老师的语音时很困惑,不知道"觉察"到底是什么。今天再试,发现之前由于没有放松甚至焦虑,而忽略了老师语音里太多的信息。今天的我像老师说的那样感受"呼吸"进出身体的感觉,想象身体里有一个气球 ,吸气的时候身体胀起来,呼气的时候身体瘪下去……渐渐地,我发现自己的注意力慢慢集中到了呼吸上,当然还是偶有走神,但思绪已经不像前天那样快速地来来去去了。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7分
2018/05/21 6/28
今日总结:早晨醒来想到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今天老师的语音里提到这个问题。一呼一吸之间想到今天早晨被闹钟叫醒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后悔昨天睡得太晚,导致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导致之后的一系列本来早起应该完成的事,都不得不拖到了下班后,甚至睡觉前自控力最为薄弱的时刻来完成,很明显地,这样将导致再次晚睡……这时候似乎有一点点体会到"觉察","作为旁观者进行观察"和"正念"的含义了。平时很多时候自己似乎都在按照某种规律或者是惯性活着,在做一些事,却没有觉察到自己做这些事的时候,真正是在做些什么,以及这样或者那样做会导致之后一系列的结果……今天练习后似乎稍微有点体会到冥想的神奇之处了。也希望自己能慢慢培养出早晨就开始冥想的习惯。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6分
2018/05/22 7/28
今日总结:跟着老师的语音体会放松的感觉,听到说可以躺在床上,就试了一下,结果居然睡着了……身体就这么失去了觉察。果然即使是放松的练习,也需要一个仪式感。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6分
2018/05/23 8/28
今日总结:今天是睡前才进行练习,所以错过了这一整天的正念饮食练习。说实话,正念饮食对我来说还真是一个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概念。听说食欲是所有欲望里最容易被满足的一种欲望。仔细回想了一下自己每天吃饭的过程,感觉都是在本能驱使之下完成的。比如每天都在思考"早上吃什么","中午吃什么"和"晚上吃什么";比如有时候特别想吃一样东西,就在那个当下一定要吃到它。然而每次吃饭的时候并没有专注于食物本身,而且打开一集电视或者手机,甚至一心二用三用四用→看着电视,手机聊天,和同事聊天,还可以同时玩个小游戏……这么看来吃饭对我而言,带来的只是一种短暂愉悦感。而失去对食物或者对进餐过程的觉察,随之而来的后果就是无节制和不规律的饮食,不知不觉中对身体造成了很大的伤害(比如年龄还没有很大就测出血脂偏高等等)。正念饮食,明天开始一定要好好的体会一下。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5分
2018/05/24 9/28
今日总结:今天听了语音,看了文字,算是对"正念"有了进一步的感悟→专心地对待当下出现在你面前的事物(并不仅限于食物),并与之好好相处,用感官去感受它,去体验它。床头柜上只有半杯倒好晾了一会儿的温水,之前烫的时候在惯性的作用下已经非常不走心的喝了一些,并且早已忘记喝的时候自己是怎样的状态。
在决定接下来练习正念时,我终于把一直不离手的手机屏幕关上并放到一边,然后双手拿起杯子,感受手掌中的那份温热。然而此时我居然想的是手机里没看完的东西,双手也差点在惯性的作用下放下水杯,去拿手机。
继续把注意力集中在这杯水上,我开始把它放到鼻子旁边→当然闻不到什么,但是却感受到它氤氲的热气。喝一口,在惯性的作用下水还没在口里停留就马上滑进喉咙。意识到这一点后喝第二口,特意让水在口中停留了一会儿,似乎没有特别的感觉,却能真实感受到水经过牙齿和口腔流进喉咙里的整个过程。第二口、第三口……突然发现这是一种奇妙的感觉,像是一个在程序驱动下的扫地机器人突然进化出人工智能一般,对周遭环境有了知觉。
当然在慢慢把水喝完的过程中还是不由自主地走神,但是能通过这样刻意的练习稍稍体会到用"正念"做一件事的含义,还是挺有收获的。
冥想时长:15分钟
今日得分:6分
2018/05/25 10/28
今日总结:今天进行了15分钟的正念行走练习和5分钟的腹式呼吸练习。感觉在练习正念行走时,不知道是因为第一次练习不得要领,还是因为可以转移注意力的地方实在太多,虽然内心并不焦躁,但思绪却非常容易容易涣散。比如眼睛虽然望着前方,却又忍不住低下头去看自己的脚;比如又要关注脚跟提起来放下去,以及把身体重心放在某一只脚上,又要关注呼吸,感觉都不太会走路了……
冥想时长:20分钟
今日得分:7分
2018/05/26 11/28
今日总结:把自己想象成山的意像来进行冥想是一种非常独特的体验。一呼一吸之间想起很多当年徒步时独行在大山里产生的感受。而现在似乎每天都在接触大自然,却有很久没有真正去感受大自然,没有去闻泥土的味道,没有去触摸一棵树,没有去仔细听鸟的叫声……很多东西,因为觉得它们一直在那里,永远不会变,就渐渐身处其中却不自觉,进而忽略它们存在的意义。冥想体验十一天,感觉自己像一个失忆很久的人,正在一点点慢慢找回对生活、对周遭环境的记忆。
冥想时长:10分钟
今日得分:6分
总分--取平均值:6.27分,四舍五入为6分,刚及格,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