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anDong
文/马扎罗
针对于知识类书籍的话,读过就忘怎么办呢?
事情起源是这样的,自己在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可是自己读过去,再返回去想的时候,我天,居然什么都想不起来了!怎么回事?
反思了自己是怎么做的呢?
1.只读一遍
2.读之前打开就读
3.不知道自己从书中要看什么
4.文章逻辑没理出来
5.没有归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解决办法:
1.先调查书的背景和简介,搞清楚这本书在讲什么。这时候强压住自己好奇,新鲜感,阅读下去的感觉。
为什么?因为用原先激进的办法并没有让自己对这本书理解更深刻。
2.通过看目录了解书本脉络,锁定自己需要读的地方。
读书最怕的就是犯了强迫症,把一本书读完,看似读完了一本书,其实就是虚假努力,自我感动罢了。
3.初步建立起对这个领域的框架。有了框架才能更好的吸收知识,不然对这个领域的碎片就是碎沙,怎么也搭建不起金字塔。但是这个需要一个不断的长时间的积累才可以。
具体的操作步骤又是怎样呢?
首先明确一个事情,我们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的问题,自己的疑惑而读书的。
我们读书,真的是读“书”么?其实我们是在读一个人的思想,书是人写的,是一个人思想的体现。
但因为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我们无法去和作者面对面的去交流,只能借由媒介去洞察作者的思想,去探求那些优秀的人到底是如何思考的,我们和他们之间的差距又在哪些地方?
如果时间和空间允许的话,我们宁愿去和作者去对话一下午,也不愿意去读书这种二手资料。
我愿意拿我所有的一切换和苏格拉底坐谈一个下午。——乔布斯
所以,我们读一本书,其实就是在了解一个人。
那我们如何了解一个人呢?
他的三观,他的主张,家庭背景,亲朋好友,婚姻生活,饮食爱好……
大可不必。
我们只需要知道他在他擅长的领域的三观就可以了,也就是他的主张。
而一个人的主张一辈子也不过几个。
例如孟子的“以民为本”,“民有恒产”,“侧隐之心,人皆有之”;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克己复礼”;韩非子的“以法为教”……
我们就是要抓住主线。用主线去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们也要了解这个人的朋友,老师,徒弟,对手等,进行对他的一个定位,人不是孤立的,我们要了解他的交际圈。
再次回到这本书《人生的智慧》,我们开始进行对这本书的一个梳理: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这么整理呢?
有这么几个好处:
1.排除哪些华而不实的书,控制自己摄取知识的质量。
近几年市场书太多了,人人都是自媒体,出书成本也越来越低,不是自己专业领域的人,也会出书,所以采用在这种方法就可以排除那些没有权威性的书,只读精品。
而有些书是出版社编撰的,并非是作者自己写的,除非是知名主编,否则也不必要读。例如《中国人场面话大全》,《思维导图》之类的,直接就可以淘汰。
2.产生兴趣。
书本很无聊,但是我们把读书当成和一个人交流的话,就可以更加有读书的乐趣,从中享受到知识的获得感。
3.慢成长。
我们已经过了死记硬背的年纪了,对于我们来说,怎样更好的理解和应用知识才更加重要。
这样读书,可以让我们对这本书更好的理解,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找到其他书单,比如可以读他的竞争对手,队友,老师
的书都可以。这样便能把这个小团体给拿下。
最后,整理完之后,问一下自己,你想从中获得什么?自己是想研究哲学么?
哲学体系这么大,你怎么研究?
我们最大的错误就是把一本书看完。
我们其实更期待的是从这本书中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那买这本书要干嘛呢?
对于这种知识类的书,更多是改变我们的认知。
然后我们翻看目录:
对于我而言,我想知道的是人生各个阶段到底是哪几个阶段,又该如何划分,有什么特征。
然后我觉得第二,三,四部分也很有意思,叔本华是怎么看待这些问题的呢?
锁定了自己读的区域,二三四,和第六章。
确定了自己的问题:
人生各个阶段到底是哪几个阶段,又该如何划分,有什么特征,我处在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做才不会对我后面的阶段有坏的影响?这几个阶段之间彼此是怎么互相影响的?
我们对待自己应该持有什么态度?为什么要持有这种态度?叔
本华运用了哪些例子和论证说明?
我们对待他人应该持有什么态度?为什么要持有这种态度?叔本华运用了哪些例子和论证说明?
我们对于命运和世事的发展应该持有什么态度?为什么要持有这种态度?叔本华运用了哪些例子和论证说明?
好了,整理出来了,这本书对我有价值的东西就是这么多,开始读吧!
参考推荐:
《知识社会史》
《这样读书就够了》
李源《高效阅读训练营》
我的存在能不能让这个世界有一点点不同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