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师聚焦主业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不仅对国家、社会还是个人,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教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社会责任,本应该潜心教研,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All in。

一尺讲台  三寸不烂

      可是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现在的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的教师,不仅要承担繁重的课业负担,要承担许多非教学的任务。各种“进校园”名目繁多,“小手拉大手”的活动比比皆是,检查、评比、调研、考察、做宣传材料等等,让许多教师不堪重负,留给老师教育教学的时间大大被压缩,于是,“给教师减负”,“让教师回归教学”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多而杂评比材料


      究其原因,造成教师无法聚焦主页现象,一方面是因为各个部门形式主义、留痕主义作祟。无论是禁毒、交通、消防、法治、反恐、安全、文明甚至是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的确都非常重要,可是有些部门为了为图省事,一刀切地胡子眉毛一把抓,不分年龄不分学段都要进校“走过场”,都“从娃娃抓起”,小手拉大手,孩子都成了“千手观音”,而老师也要疲于应付各种的创建、检查、评比的材料;

一只小手不够拉

  另一方面是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地资源整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宣传平台也如雨后春笋,一个部门一个系统,在进行宣传时,各个部门没有从学校的角度考虑,对相关平台进行整合,九龙治水,均要求学生关注平台、注册平台、在平台上答题,于是老师忙着注册各平台账号,安全平台、禁毒平台、法治竞赛平台、志愿者平台。于是班主任一到各种“宣传日”“宣传周”“宣传月”,就要分配课时组织学生进行竞赛、答题,甚至家长也要跟着在手机上进行操作,平台繁多、操作繁琐、要求还不低,有些部门将完成度和学校的考核挂钩,没做好的影响学校教师的绩效和奖金。因此,一线基层教师要承担的事务和压力就可想而知了。

基层教师的压力


      要破除这样的困境,让教师聚焦主页,对政府的精细化治理提出了挑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优化。

      一是要从顶层设计做起,在源头上精简各类检查评比。精细化地开展宣传活动,整合资源,杜绝留痕、评比,真正将宣传落到实处。

    二是要规范进校园项目,成立审批机制。各部门进校园要经过教育行政部门的审批,要给学校和教师说“不”的底气,把话语权还给教师,让教师回归教育教学的本质和初心。

    三是要提升教师地位,让教师有归属感。很多教师在浮躁社会的影响下和繁忙的琐事中迷失,对自己的职业产生了怀疑,进一步落实教育部关于“教师工资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的相关政策,加强舆论引导,让尊师重道重新在社会上蔚然成风。

      可喜的是国家也不断地出台了相关政策,如国务院办公厅下近日发了《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就是给教师打了一剂安心针。

  希望教师能得到应有的尊重,聚焦自己的主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