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性的感性,是主导人类思维的基础力量。恰恰是眼见为实的感性认知,把我们禁锢在有限的经验边界里,这使得我们无法跳出第一曲线。
【系统1和系统2】
系统1接近于我们说的感性,直觉。系统2接近于我们说的理性思维。系统1的好处是它可以自动启用,我们人类之所以能活下来,是有一个永远不停地替我们快速做决定的系统1的思维方式。系统2的好处是可以很深刻的思考这个世界,但是它需要你开启开关才能启动,而且运算的速度慢,这是直接系统一和系统二的区别。
人类大脑对体力消耗的盐非常严重,如果你想活下来,你一定要降低你的能量消耗,所以你一定要让你的大脑消耗降低下来。人类大脑所遵循的第一原则是能不用脑就不用脑。但是人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二三十次决策,一定要提醒自己,把系统2唤醒,用系统2来指导、压制系统1。一定要有这样一个意向意识,由于你不知道有系统1、系统2存在,所以你在做重大决策的时候,有一句话叫跟着感觉走,就不是把决策权都让给了系统1了吗?重大决策的时候,不要跟着感觉走。
【眼见为实】
眼见为实会引发一种禀赋效应,就是对你已经拥有的东西,你的估值很高。你以为你有拥有了Something,其实你被Something所拥有。《人类简史》里面,人类以为自己征服了小麦,其实人类被小麦所征服。你可以把小麦换成你生活当中拥有的任何的东西都可以。你以为你有了孩子,其实你被孩子所拥有。你以为你拥有这个公司,其实你被这个公司所拥有。换句话,所知等于所知障。拥有等于被拥有,所知等于所知障。一切的源泉来源于眼见为实,来源于系统1。所以,从最浅的层面来解释,为什么非连续性是人类思维的阿喀琉斯之踵呢?你拥有着第一曲线,也被第一曲线所拥有。眼见为实的感性认知,把我们禁锢在有限的经验边界里,使得我们无法跳出既有的第一曲线。
【思维模型】
如果系统1的感性直觉,把我们禁锢在眼见为实的经验边界里,我们该怎么办呢?答案很简单,唤醒系统2,只要系统2醒了,系统1里面犯的错误率大大下降。一定要用理性来突破感性的边界。我们今天不是生活在眼睛关照的世界,而是生活在思想关照的世界。今天的人如果不会用思想,就像在猴子的时代不会用眼睛。
思维模型是人的认知系统里面用概念组织起来的知识,可以用来解释客观世界的现象和规律,预测事物的发展结果,帮助人们做决策、依据。它的表现形态通常是一种结构化的、程序化的知识,可以用简洁的图形、符号,结构化的语言,组成一种可视化的模型,是人们界定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能够解释过去,预测未来。成年人学习的标的目的,应该是追求更好的思维模型,而不是更多的知识。在一个落后的思维模型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是低水平的重复而已。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是把思维模型固化到你大脑里,让思维模型成为可以自动调用的思维工具。通过练习,把理性练成你的直觉。以下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把你日常的工作经验,整理为方法论,整理为工具箱,你一旦把你的工作经验整理了放到工具箱以后,你的下属就可以自动调用它了,它就不需要思考了,就是把系统2变成系统1了。
第二个层次是学习商学院所教的管理理论和创新理论等,这些是几十年、上百年的教授在商业里边通过归纳演绎,抽象出来的理论和模型。
第三个层次是学习商业理论下边有一些更基础的学识,来自于我们说的重要学科的重要道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等。
第四个层次是最高级的层次,就是要找到你的第一性原理,而且要用非连续性里面那个公理化的方式,来推导你的第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