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同事在群里问,为什么咨询师和来访者不能再同一个app里操作?这看起来是一个常识性的结论,但可能没有多少人真正想过背后的原因。
引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2.0》中的观点:
看不同用户角色背后的自然人重合度高不高。
如果高就倾向于一个端搞定,如果低就倾向于分离。
于是,我拍脑袋分析了一下自家的产品:
咨询师角色和来访者角色有重合的自然人,但是不多,而且咨询师更多的不会去找心理咨询而是找督导。如果两个角色公用一个app,就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咨询师的订单和来访者的订单模块,虽然都叫我的订单,但具体的功能点是不一样的。咨询师的订单分为,待处理,已接受,已拒绝,已完成。来访者的订单分为待支付,待审核,进行中,已完成,已取消,已退款,因此他们订单的内容和操作都是不一样的。混合在一起,对某一方的角色来说,另一方的信息和功能是无用的,干扰的,令人混淆的。如果是让不同角色看到的东西不一样,那盘算下来,不一样的东西有点多,甚至框架都差得很远,对技术开发,维护,和版本管理都会有问题。
另外,再回头看看另外一个产品,豆瓣app。
几年前,豆瓣有很多个小app,最后还是合成了一个大app。我猜想,因为豆瓣的大部分自然人用户都有多个角色,比如一个人喜欢看电影和看书,如果你把豆瓣电影和豆瓣读书分开,其实对这个用户的来讲,整体感受是不好的,而且,这些信息内容可能存在很强的相关性,比如你看了一部的电影的介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书改编,就会想着去找原书介绍看看。另外,运营多个小app的整体成本肯定是大于运营一个大app。
最后,说一个我比较熟悉的小众产品,一个线下活动平台Someet。它的用户角色,也有两种,一个活动发起人,一个是活动参与人。他们的思路则是让两种角色,在同一个微信服务号里进行相关操作。因为,这个平台上很多发起人都是从活动参与人发展来的,并且,即使成为发起人后,也会参加其他发起人举办的活动。
最后留一个问题:滴滴为什么要让滴滴企业版,成为一个单独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