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路,转眼几十载,回首过往的成长和事业,有惊喜、有欢乐、也有眼泪。
不止一次跟朋友感慨,这么多年,在事业上,可以用“无怨无悔”来概括全部。
分享几个关键点,希望为创业和职场的你带去一份力量,同时,也为我的往事干杯!
童年期:
记不得自己是怎么长大的了…..就从入学年龄7岁开始说起.
爸妈一直都在外做生意,奶奶生病离开的早,所以,不得已把我和哥哥分别寄养在不同的亲戚家.
童年的生活,对我来说,虽然谈不上寄人篱下,但是没有爸妈在的地方,其实不能算家.所以记忆中没有天伦之乐.
求学、生活,都靠自己,还得学着去独立、去适应环境;后来寄宿,选校,填志愿,都随自己的意愿决定;获奖的高光时刻,爸妈无法到场见证,也没人给我掌声.
感谢童年的历练,造就了一个独立、坚韧、懂事、凡事为别人着想的我.
空窗期:
药剂专业毕业的我,别人通过各种“安排”顺利的进入了医疗系统,而我一直处于托人等消息中。
我并没有选择“干等”,而是开启了硬笔书法的练习,没有名师指导,只是自己临摹撰写。
这个过程发现,字还是有起色的,转眼半年过去了,工作依然没有着落,我也不想让爸妈继续“求人”,也不想再继续的等待了,内心有个声音:你可以行动了.....
就业期:
一次偶然机会,得知某集团正在招工,通过亲戚的亲戚的推荐,我带着简历独自前去面试,就这样开启了我的职场路!
初出茅庐,没有高学历、没有“铁关系”的我,带着一颗好心态,从基层干起,积极主动、虚心请教,靠自己的勤勤垦垦、兢兢业业,得到了车间同事和班组长的认可,一干便是1年多!
升职期:
车间不是我向往的地方,我的目标是车间办公室和行政办公大楼,但是,我既没“背景”,又没高学历,机会从哪里来呢?——靠自己。
对,我得主动,所以,我就想到给车间主任写份工作报告,报告中讲述了我这一年多来在基层的工作表现,我的优势,同时也提出了我的期望。
假如有机会,我想到办公室学习做助理,希望领导给予批准!
没过多久,我如愿的进了车间办公室做文员,安排到一个带教师傅那里,师傅的学历比我高。
如愿以偿的我信心倍增,当然,还是要感谢领导的信任,愿意让我尝试,我也感谢自己的勇气。
煎熬期:
带着美好期待和跃跃欲试的干劲进入新的环境.我知道自己要虚心、主动、踏实,多向前辈学习。
我以为只要做好自己,做好这一切,能力提升了,就可以发挥所长,平步青云了。
后来发现我错了,所谓的职场才刚刚开始:师傅是个非常情绪化的人,对我总是忽冷忽热,也不太愿意教我,经常给我脸色。
我也不是一个轻言放弃的人,这个岗位对我来说来之不易,也是我今后人生的奠基石,所以一直小心翼翼地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做出了超出期望的成绩.
就像小时候在姨妈家,我觉得只要我多做点,姨妈就会开心点。
那时,内心其实也有同样的信念:只要做好自己,别人就会对我好了。
但是,面对如此强势的师傅,涉世未深的我不知道如何与之相处。期间,写过信向爸爸倾诉,跟小时候一样,他无法给予我指点或帮助。
这样的“压迫”持续了半年之久,让我的内心产生很大的压力,最终我还是退缩了。辞职离开;在下一站,重新开始.
辞职后,直接来到了大上海,因为向往大都市的繁华和机会,我觉得只要努力,肯定可以生存下来。
童年留守,少年外出求学,基本没有跟爸妈相处的记忆,所以能跟爸妈在一起,是我义无反顾选择上海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初入上海:
没有跟爸妈商量,我毅然辞去了那份工作,离开了那个让自己感到害怕和压抑的环境,只身一人来到了上海,来到了爸妈身边。
爸、妈一脸惊讶(辞掉了他们眼里的好单位)和担心(如何能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找到工作?)地看着我,我有自己的打算和笃定。
在爸妈身边的这段日子,他们定期带我到医院调理身体(因之前上学没时间),我自己偶尔到区人才市场的广告栏里看看招聘启事(将自己的情况和企业招聘需求做对比),开始参与学习,学习办公自动化,我想只有具备了这项技能,我才有可能在人才市场被相关单位青睐....
再次就业:
带着简历,我奔赴上海万人体育馆:起初,因为害怕销售岗位的业绩压力,所以一直都以文职类工作为主要选择方向,最终顺利找到了我在上海的第一份工作。
当时脑子里的念头非常清晰——“先就业再择业”。
为了未来有更多选择的机会,为了工作中能够更加效率和专业,也为了拿到更高的工资,我工作的同时,参加培训班,考取了秘书资格证。
上班的这几年中,我从没忘记自我提升,始终非常清楚地知道自己要什么、缺什么、该补什么…..
因为积极肯干、做事负责、思路清晰,深受老板和领导的青睐,使我在这个初创公司得到了不同岗位和部门工作的机会,我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锻炼和提升,这些能力和经历为我后面跟老公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在这家公司认识了老公,老公的表哥是该公司的股东之一,后来因为他表哥跟领导层的关系,我和老公双双辞职了,换了新的工作.因为有了以上基础,所以,在新公司又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拓展的同时,我的能力又一次得到了提升。
创业初期:
我们相识几年,各自努力工作;后来老公独自出来单干,我便跟着他一起创业了。我们白手起家,从一间出租房开始….
他主外,管进和销.我主内,管事和钱.从起初的纯贸易,到后面慢慢增加生产线;白天在办公室做文员接单,晚上车间干活做生产;平时上班,周末学习。
当时想着先尝试着自己来做公司的账,熟练了以后还可以边做老板娘,边做兼职财务.如果时间久了,资历深了,还可以多接点单,帮别人做.那时就想:如果能有本领做个不用吃青春饭的老会计,也是相当地美好!于是我便参加了会计资格证的培训班,如愿拿到了会计资格证!
发展期:
我们一直很努力,也应证一句话——夫妻同心,其力断金!
公司业务顺利发展,生产设备不断增加,产品品种和产量都越来越多,工厂慢慢变大,从这个区到那个区,每换一次,就增大一些,厂区从一个变2个到后面的多个。
期间,我们结婚、生孩子、娃儿上学;后来便是我的左手家庭、右手事业,家和公司的两点一线,心无旁鹭,与老公携手共进、奋力拼搏。
那些年,踩过的坑、遇到的人、经历过的事,打造出了一个无坚不摧的我们!
所以,经验都是在每一次的失误、失败甚至倒下后一次次总结提炼出来的。
多少次,在我迷茫、无助的情况下,总觉得除了自己,没人可以帮我;爱学习的我,总是在不同时期,选择不同的课程来自我加持。
有让你了解、接纳、强大自己内心的教练技术;有事务处理的实战、也有执行力、沟通力和持久力的课程;还有关于招、育、用、留的用人之道;团队打造和管理!始终坚持理论结合实践,不断提高团队管理能力,让自己能够运筹帷幄!
在内贸生意非常稳定的时候,我又放眼未来、想着有一天能想把业务做到全球,顺便我也可以出国看看,所以坚持了两年的边工边学,学会了日常商务英语表达,可以跟客户无障碍交流,也可以如愿出国开拓市场了.当国内业务受到恶性竞争的瓶颈时,毅然躬身入局,做起了外贸,并且成立了我们的外贸销售团队.常常觉得很欣慰,机会永远属于有准备的人,感谢自己一路的努力和知识的及时补给!
稳定期:
多年的躬身入局,带着小伙伴们一起干的同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干指导他们,我能做到的、该做、要做的事务必要做到!
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致力于制作标准,制定流程;物色人选,培养中层;然后学习如何授权、如何做过程管控、应该在哪个节点上进行结果验收?
不断学习并践行,致力于打造一个自运营系统,从而解放自己,如此良性循环.....
20年,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事业,也算是给我的前半生交了份完美的答卷!每个人对成功和幸福的定义不一样,而我,深深地觉得自己是成功和幸福的:有可以支撑和发挥自己能力的事业、有爱我和我爱的人、有内心的充实和笃定、有明天、明年、几年后的计划和追求.
后半生,吾将努力改变“赛道”-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