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又一次报警了,果然身弱之人不适合靠拼,只适合悟。
前几日有所头晕,加上最近一直都在又努力又焦虑又不得要领的准备中期(其实是因为导师不指导,只会帮倒忙,情绪上还打压),导致我心情很不好,熬夜又身体免疫力低,直接就突发低频耳聋耳鸣。去年5月已经发过一次,今年5月又犯病了。
总觉得,不到这一天我是不会悔改的,有点不撞南墙不死心的那股劲。总想着晚下班,总想着这个科研的事,朋友叫我去玩我也不去,晚上又报复性熬夜,其实把自己逼得太狠了。觉得很对不起自己,就算周围环境真的很糟糕,我真的很孤独,很无助,我也应该把所剩的力气和精力都留给照顾自己。
有时候太较真了,太不会哄自己开心了,钻牛角尖之后什么别的也不顾了,医生说耳鸣和性格有关也是对的。看到网上有人说,比起去琢磨为什么自己不开心,其实找到能让自己开心起来重要一百倍。我也无数次怀疑自己有些焦虑抑郁了,但又觉得可能没到那种程度吧,觉得自己状态也还行吧,还能继续吧。身边博士生们都说,读博哪有不疯的,但我希望自己心平气和一些,但总有事与愿违的情况出现。人其实也很复杂,也总有那些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自恋的人,把自私写在脸上麻烦别人的人,情绪化的人们出现。他们是科研上优秀的,但又是人品上差劲的,也许走到这个阶段,人都有自己的手腕和方法,像我这种靠着一点运气和阶段性聪明才智的同理心强的人,我觉得注定会在这些社交中处处碰壁。我其实很有内心的坚持,但我也有自己的方法,我也一次次否定自己,但我最终还是觉得是因为环境真的不适合我,见过好的导师才知道现在的环境是多么低效和可笑。我的耳朵在报警,我的意念在挣扎,内心是痛苦的,但身体是希望我好的。
怎么说呢,这种科研环境与本我的矛盾,正如医生跟我说“你的耳鸣之所以响,是因为你太在意这个声音了”一样,让人难以调和。
慢慢改变,相信自己,为难谁也别为难自己。打了一针得宝松的激素后有所好转了,但没有完全好,剩下的只能靠自己调节了。会好的,会好的,一切都会过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