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大群众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反腐败斗争的最深厚基础。党的二十大以来,进入新发展阶段,面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纪检监察机关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始终坚守政治机关定位,牢记“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凡是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都要严肃认真对待,凡是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都要坚决纠正,严肃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际行动和成效回应人民期盼,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是党领导和执政的最宝贵资源。坚持人民至上根本立场,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是加强自身建设的根本原则。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要始终坚守党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切实将“心中有民”付诸行动,在解决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问题上下功夫,自觉做到察民情、用真功、办实事,随时纠正忘记初心使命、脱离人民群众的不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使党永远赢得人民的信任和拥护,使党和国家事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
维护群众利益,是纪检监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是要能取信于民、造福于民,广大纪检监察干部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为民办实事是检验纪检监察工作成效的“试金石”,而聚焦群众关切的难点痛点则是其中关键,在社会发展进步的同时,唯有不断提高对新时代纪检监察工作的认识和觉悟,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分享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构建亲清政商关系,是净化涵养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在纪检监察机关通报的案例中,党员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大多是在政商交往中践踏红线,忘了底线,亲而不清。在政商交往中,一旦跨越了纪法底线,便让亲清政商关系变了质、失了味,既伤害干群关系、影响企业健康发展,更破坏基层政治生态,因此要旗帜鲜明反对亲而不纯、清而不为等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对于形成健康的政治生态、构建公正的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是一项全方位、多层次的工作,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每减少一分,群众的信心和获得感就会增加一分。纪检监察干部要牢记使命,弘扬优良传统,将其与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贯通起来,从发展的角度来领会精神实质,把握思想脉络,坚定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