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生踏王宗汤,寻古遗址
文字是传承文明的载体,许多古文明便是因为没有文字的记载,到现代被迫中断甚至消失于历史长河。为探寻黄河文化与文字渊源,2022年7月1日,山东理工大学法学院“九曲黄河咆哮实践团”走进聊城市东阿县王宗汤村寻访仓颉墓,以探求文化之源,获文明更好发展。
仓颉墓位于田间地头,实践团成员到达时几位村民正在林中休息。成员与村民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作为本地村民,村民们对仓颉墓有深厚的感情。据村民们所说,今日成员们见到的墓碑以及周围的石碑都是在近几十年重新修建的。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侵略者强迫当地居民强拆仓颉墓石以便建造炮台。此时,原仓颉墓大部分都遭到了毁坏,新中国成立后,文革时期剩下的一小部分也被彻底铲平。改革开放后,随着村民生活逐步富裕,村民们不忍遗址就此湮灭,经村委会动员,村民自愿出钱,国家投资一部分重新修建仓颉墓。但民间力量始终有限,由于政府后期供给力量跟不上,仅凭村民自己发力,现在仓颉墓整体仍是一派不景气。杂草丛生甚至没有围墙等基本设施。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当地村民关于仓颉墓的访谈。实践团成员游慧子摄
传承文化第一步就是要保护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切实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要各方面共同发力,共同促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