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小狼女 来源 | 易简读书(ID:yijiandushu)
最近《女儿们的恋爱》热播,徐璐和张铭恩这对情侣备受关注。
第一集,张铭恩带徐璐见自己的朋友,希望她走进自己的朋友圈。
一路上,徐璐难掩紧张,提前记好所有朋友的名字,做了很多准备。她直言自己有些社交恐惧,在一堆人面前会不知所措,害怕说错话,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不知多少观众,在局促不安的小动作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早在1993年《今日心理学》杂志中,“社交恐惧症”就已经超越了抑郁症,被命名为“最近十年最流行的紊乱”。
社恐学术名为“社交焦虑失协症”,形容焦虑程度影响了正常生活。大部人的“社恐”还不至于严重到要药物治疗,但“社交焦虑”普遍存在。
01
芬兰人,大概是地球上最严重的社交恐惧者。 据说他们等公交是这样的:
为了避免和陌生人有接触,芬兰公园里的椅子是这样的:
芬兰有位平面设计师,卡罗利娜·科尔霍宁根据这一现象画了本漫画,叫《芬兰人的噩梦:另类芬兰社交指南》,将芬兰的社恐现象描述得淋漓尽致。
出门时,见到邻居也出门,你停在原地等他走了好远,才动脚。 巴士没有空着的双人座位了,感觉坐满了人,怎么办?
看到有人下车,座位空了出来,想坐过去,又怕别人多想。
如果是别人从你旁边坐到了另一个位置,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哪里做错了。
下雨了,想躲雨,但看到有人在屋檐下,宁可淋雨,也不打扰。
受到上司表扬时,同事投来赞许的目光,你却觉得自己成了焦点牌,恨不得找个洞钻进去,或者自燃消失。
每逢周五,同事约你出去,一想到有很多人,怕没话聊,就赶紧溜走。
漫画的主角叫马蒂,低调、内敛、安静,努力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尊重他人的空间,绝不闲扯烦扰到别人,和所有人保持距离,典型的社交恐惧症患者。
这类小图最初发布在Facebook上,获得超高人气,各国网友称为“社恐”指南,诞生“精芬”一词(精神上像芬兰人,不爱社交,极度注重个人空间)。
刷屏背后说明:马蒂不是一个人,不是一群人,而是全球性的存在。
02
在中国,这本书引起了“精芬”者出没,他们在豆瓣上发声,“在马蒂上找到了共鸣。”
有个称为“社恐抱团取暖”的小组,聚合2万多成员,他们在这里互相分享囧事,抱团取暖。
“人们渴望私人空间,全世界都一样。”《芬兰的噩梦》作者来华参访时说到。
英文网站“第六声”(Sixth Tone)报道了中国年轻人对这些漫画的追捧,《纽约时报》、《卫报》等媒体称,马蒂反映了生活在拥挤城市的人们对充满侵扰、咄咄逼人的公共生活的焦虑。
来看对比图就知道了:
见识过“广州死亡三号线”,你会知道什么叫原地崩溃。
这只是千万个拥挤场景的一个,中国每天甚至每个小时都在上演这样的场景。
拥挤的城市里,每个人心理上的社交障碍有多重,难以预估。
一条曾就“零压力社交”发起调查,收集了500多个社交焦虑样本,调查结果显示:
超过85%的人“在他人注视下工作,会觉得难受”;
63%的人选择“能发信息,绝对不打电话”;
65%的人不会第一个去点微信群里的红包;
44%的人认为自己“网络上是话痨,现实里安静如鸡”。
90后白领羊羊羔说,“晚上加班,刚起身穿外套准备下班回家,看到斜后方同事也在穿外套,心想他应该也要走了,想到要一起走到地铁站,感觉没话聊,就赶紧先溜了……”
一对80后夫妇分享说,“我们准备从车库去搭电梯,看到一帮人正在进电梯房,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社交,我们默默躲回自家车位等了五分钟才往电梯房走去。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到无须任何沟通,全凭社恐对社恐的理解和默契。”
社交焦虑在学生群体也非常普遍。
00后小莫大一生说,“有次开班级会议,因为太焦虑一直抓头发,头发掉了一地,手指节也啃破了,实在受不了,最后借口上厕所跑了。”
芬兰人所谓的私人空间和安全距离,在中国是奢侈。
有条热评微博是,“为了不和熟人打招呼,我可以绕500多米走。”底下是一堆心酸故事,“我更厉害,能躲1小时。”
人类虽是群居动物,却在进化过程进化出了思考的能力。人陷入思考时需要个人的空间、孤独的时间,而当这一切被先进的科技和快节奏生活碎片化后,社交焦虑症越发严重。
03
“线上亲如姐妹,线下六亲不认。”
这是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状态:线上发表情包发得头头是道,水群水得功力深厚,线下却怂成猫,聊多了怕冷场,聊少了也怕冷场,失去表情包后,连表达自己的情绪都成问题。
阿书开书店三年,员工们觉得她每天乐观积极、活泼开朗,人称暖场小公主。
可那是众人面前的她。
“做生意的,哪能不学会能说会道,直到下了班回到家,摸了摸自己笑僵了的脸,还有说话说累的嘴巴,才觉得自己是真实活着的。”
大学时期的阿书,基本上呆图书馆和宿舍,最喜欢看书到半夜四点,中午才起来。她不是爱当夜猫子,只是觉得“与大多数人作息和爱好不一样,就没有多少人能打搅我了。”
很多人觉得,外向、阳光、擅长社交的人就没有社交焦虑。其实不然,你看到的很多时候都是冰山一角。
现在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认识太容易了,大家都想做小生意赚钱,分享经济就这样形成了。当微信链接了10亿人,有点商业思维的人都想借此干点什么,就会刻意去链接人。
秦朔朋友圈曾发表一篇文章说,现在是“拼人”时代,商业回归到人,意味着想干点什么的人都需要去社交。
—— 没有一个时代像现在这样需要社交。
这并非是什么坏事,中国是熟人社会,移动互联网彻底打破了这一层壁垒,让更多人拥有了创富的机会,当然,也滋生了更多焦虑的情绪。
04
现代人的社交焦虑,原因比过去复杂得多。
《羞涩与社交焦虑》一书中剖析了多份研究报告,指出,“社交焦虑来源过分自我关注。”
绝大多数90后、95后,都是家里的独生子女,即便不是,拥有的兄弟姐妹数量也比较少。从小就是一家人的焦点,潜意识里很容易觉得自己是宇宙中心,自我关注程度非常高。
过分关注自己,就会开始完美主义,总想着自己会不会出错,会不会给别人留下坏的印象。
它会占据注意力,让你无法关注内心之外的任何事,也会让你产生自己处于劣势的错觉,总觉得“我遇到优秀的人,一定想不出该说些什么”“我和别人不同,我无法真正地融入他们”。
自我关注越少,反而越容易表现出真正的自己。
社会环境的迅速改变,也拉高了社交焦虑症概率。
约瑟夫·海勒在小说《出事了》中,塑造了一个因办公室社交而精神紧张的雇员形象。
鲍勃·斯洛克姆是一位在外相当健谈、私下却精神高度紧张的中层经理。在他工作的保险部门,他与秘书们相处愉快,也深受同事喜爱,可他却持续活在一种轻微的紧张感之中。
21世纪,人们工作时长增加,办公室社交比率大大提升。没有界限的社交,某种程度会破坏个人空间,焦虑最易诞生在模棱两可的事物上。
刷朋友圈毁不了90后,刷抖音毁不了00后,但社交媒体毁过多少注意力,每个人都心知肚明。
更重要的是,媒体的发达引发了“海草式上网”,大概就是电脑放着个电视剧,ipad打着游戏,旁边手机还能回个微信的上网状态。
某项调查发现,经常进行媒体多任务操作的学生,学业表现更差,抑郁和社会焦虑水平更高,同时也可能导致社交恐惧。
大环境下,社交一点都不焦虑的人,如数家珍。
当你看到“吸猫”“潮玩”这类新兴产业链突然兴起时,多少能明白,当代年轻人的孤独感。
但要明白,焦虑好,恐惧好,都是人类的情绪。恐惧是人类面对危险时最直接的反应,而焦虑更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情进行预测和思考。
《羞涩与社交焦虑》表示,焦虑和恐惧都是暂时的,终将会随着时间褪去。我们要做的不是摆脱一切焦虑和恐惧,而是将其降低到一定程度,使之不再明显干扰正常生活即可。
05
过去那批独生子女,大部分已经进入了职场,甚至有些已经成了公司的主心骨。
一个人年少时有多孤独,现在社交就有多局促。没有和兄弟姐妹摩擦着成长,和父母的沟通品质也有所欠缺,他们伴随着互联网长大,在虚拟世界里寻找精神慰藉成了习惯,当回归到人与人之间最本源的接触,又怎可能不焦虑?
所幸,这是个知识时代。
社交焦虑者能抱团取暖,还能从大量书籍和专家中了解自我,挖掘内心真实的自己,进行科学的训练,当属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