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干部“有位”更需“有为”

    在新时代的奋进浪潮中,青年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正逐步走上各个关键岗位,迎来属于他们的“有位”之时。然而,“有位”绝非终点,而是全新的起点,青年干部更需以“有为”诠释担当,不负组织信任与时代重托。

    所谓“有位”,是组织基于对青年干部知识储备、创新活力、成长潜力的认可,赋予的职责与权力平台。这是一份机遇,打开了大展拳脚、施展抱负的大门;更是一种责任,承载着民众期盼、事业发展的重量。从基层服务窗口到重要决策岗位,每个位置都是连接党心民心、推动政策落地的关键节点,青年干部身处其位,一举一动皆有回响。

    “有为”则是青年干部在岗位上的砥砺奋进之举。它体现在日常工作的点滴付出,面对纷繁复杂的基层矛盾,耐心调解、精准施策,化干戈为玉帛,筑牢社会和谐根基;在经济发展主战场,勇于创新、精准招商,为地方产业升级注入强劲动力;于科技创新前沿,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助力大国崛起。“有为”需扎根实际,以问题为导向,用真抓实干代替高谈阔论,将青春热血融入为民谋福的事业之中。

    “有位”与“有为”相辅相成。一方面,“有位”为“有为”提供舞台,赋予资源与权限,让青年干部的想法、方案得以付诸实践,能调动各方力量推动工作开展;另一方面,持续的“有为”方能巩固“有位”,用出色业绩赢得口碑,以实干精神凝聚人心,让组织放心、让群众满意,进一步拓宽施展才华的天地,形成良性循环。反之,若青年干部得“位”而不谋“为”,空占资源、尸位素餐,不仅会贻误发展时机,更会寒了百姓之心、损了政府公信力,最终在时代洪流中被淘汰出局。

    青年干部欲求“有为”,当内外兼修。于内,修炼“内功”,持续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坚定政治信仰,在大是大非前保持清醒;钻研业务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成为行家里手。于外,磨炼“外功”,深入基层调研,脚沾泥土、耳听民声,精准把握民生诉求;培养担当勇气,不惧挑战、敢啃硬骨,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冲锋在前。

    当今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青年干部恰逢盛世、身负重任,站在“有位”的新起点,向着“有为”的征程全速启航,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架桥铺路,方能书写不负韶华、无愧人民的壮丽华章,让青春在为党和人民的奉献中绽放光芒。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