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分享
教育到最后,拼的就是父母的态度!
态度决定一切。”这是卡耐基的名言。
在拼爹拼妈的时代,最终拼的就是爹妈的人生态度。
你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人生态度,你的孩子将来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生活高度和深度。
1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决定孩子生长的方向
莫言说:
为什么农村的父母也能培养出优秀的儿女?
因为教育很大程度上,是家长的态度决定了下一代的幸福感与价值感,而不是他们有多高的认知水平。
再好的教育方法和技术,在好的态度面前,都不那么给力。
因为态度与行动是连动的,家长有什么态度,就会对孩子有什么作为。
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个好的态度,才会互相珍惜,才不会彼此伤害。
举个例子,孩子放学回家不想写作业。一位妈妈的态度是这样的:
妈妈下班一回家就勒令孩子写。
过了一会儿,妈妈在厨房责问孩子作业写了没。
起初孩子说等等,问多了,就懒得答了,装没听见,继续玩。
妈妈于是气急败坏跑出来呵斥:马上把作业给我做了!
孩子说:不,我还没玩够。
妈妈彻底激怒:告诉你,现在不赶快把作业做了,看我怎么收拾你!
然后咆哮而去。
半小时后,孩子一切照旧。
另一个孩子,放学回家也不想写作业。妈妈的态度是这样的:
回家后,这位妈妈没让孩子立刻写作业,而是允许他先玩20分钟。
10分钟过去,妈妈提醒孩子:再玩10分钟,就该写作业了。
10分钟后,妈妈看到孩子还在玩,于是要求停止行动。
孩子央求说:妈妈等等,我把玩具组装完就好。
妈妈同意了。
等孩子完成,她牵着孩子到书桌前,征求他打算先完成哪门学科的作业,孩子作了选择。
先看第一个家庭。如果第一个妈妈继续用这种态度对孩子,孩子未来会如何?
孩子仍会玩,而且孩子还会想办法,甚至用谎话逃过妈妈的训斥。
再大一点,他不再害怕妈妈的训斥,就可能会用语言或过激的行为进行反击……
成家后,他会怎样对待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他自己的生存状态和幸福感会是如何?
不说,你也能猜出来。
再看第二个家庭:
虽然孩子或许在短时间内还不能养成写作业的主动性,
但这位妈妈的态度迟早会让孩子养成自觉的习惯。
因为,在这种态度里,有对孩子成长规律的尊重,有时间管理上的引导,有责任意识的培养……
正确的态度,延伸出正确的方法,从而取得正确行动效应。
这,就是态度的力量。
2
父母对问题的态度
决定孩子处理问题的方式
那天在校门等孩子,正值放学,不时有孩子来借门卫室大爷的充气筒。
孩子们礼貌地表达谢意,大爷很是欣慰。
一对母子推着自行车来,妈妈指指充气筒,示意儿子去拿。
孩子拿了充气筒就跑,大爷拦住他问:“做什么?”
“打气。”孩子不屑地说。
“谁答应你拿的?”孩子红着脸看他妈。
他妈脸上露出恼怒的神色:“用用都不行?小气!”
“小气怎么啦?你不问自拿就是偷……”
那位妈妈一脸的尴尬,吐了一口大唾沫,离去。
《孟子》有云:“敬人者,人恒敬之。”
与人交往,敬人是重点,家长都做不到,孩子又从何做起?
平时朋友聚一起,聊起自家孩子难管教,于是相互取经。
有一次,朋友说起他的教育经历,我深受启发。
他父母都是农民,没啥文化,因为忙劳作,更无从对他加以管教,但做人的道理朋友从小都熟知在心。
比如见了长辈要问好,吃饭要有吃相,人有困难得帮,不义之财不可取……
总之,一切生活琐碎,父母的言谈举止都给了他是非标准,虽然他们不懂这就叫耳染目濡、润物无声。
尤其,他说起八岁那年炒土豆丝。
因为第一次做,盐放多了,水加多了,像煮了一盘咸不拉叽的浆糊。
父母吃后却赞不绝口,不停往嘴里送……
这事给了他很大的震撼,他决心以后要出人头地,这样才能对得起父母对自己的爱护。
没什么嘶吼谩骂、拳打脚踢,也没什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教诲,父母的一举一动就这样在影响和引导着孩子。
3
父母之间相处的态度
决定孩子为人处事的方式
在家庭中,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兄弟姐妹关系……一系列关系的处理,与孩子性格品质的形成都有很大的关系。
父母尊重、孝敬老人,对待兄弟姐妹宽容和帮助,夫妻之间理解和信任。
在这样的基础上,孩子才可能获得稳定、温暖的家庭幸福,形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并从中学习到关心与信任。
孩子来到人世间,首先浸润的就是父母的气息。
与父母相处时,如果父母之间恩爱有加、和谐共融,在这种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也会建立起健康的夫妻之道。
出现矛盾时,如果父母能本着耐心的方式去处理,那么孩子日后在遇到问题时,也会持有一颗耐心,尝试与他人沟通,而不是发脾气、摆臭脸或者打冷战。
如果父母能全心全意尽到自己的责任,凡事共同配合,那么孩子日后就极有可能成为一个处事刚柔并济、懂得拿捏分寸的人。
莒县三小2018.1.8车荣杰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