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要看电影,纠结着要选哪一部,是一贯的周星驰,还是听老妈的看点奥斯卡,亦或是跟老爸一块看个相声小品,把个节目菜单扒拉了个遍,整得跟选妃似的。想想自己的小时候,有的看就很奢侈,哪有挑挑拣拣的份儿。
小时候上小学是在自己村里,加上邻村的孩子,班上一共23个学生。偶尔上个音乐课,老师用脚踏式风琴,边踩边唱,感觉还挺优雅。后来我家买了台脚踩式的梅花牌缝纫机,家人不在的时候,我就偷偷打开,模仿老师的样子,踩动脚板,手在台板上弹来弹去,好不开心。
除了过年,村里唯一的盛事就是---放电影。我们的小学是一排旧房子,听说原来住过负伤红军。前面有个很大的空地,就是操场了,虽然也没上过体育课,但是课间所有的娱乐活动在这里了。一到放电影的时候,大队喇叭就会放音乐,然后有个男人就会喊‘’老少爷们儿们,今后晌看电影昂,在村小学操场”。大多数时候,都不用广播,孩子们天天在街上混,一看见有人竖杆子,抬箱子,满村子就喊“看电影喽”。等着放电影的大白布支好了,放映机调好了,全村人基本都知道了。看电影是多么美妙的事儿,谁有心思吃饭呢。早都带着马扎抢地方去了,那时候可是谁占谁坐,没人给你安排椅子,村里最大的官,那也得靠后。
你以为看电影就只是看电影?那就错了,看的啥现在都忘了。记忆里就剩下模模糊糊的音乐,特别“刚”的英雄式普通话,还有口袋里的嫩玉米粒儿,瓜子儿,影影绰绰的人影,靠着睡觉的我妈的后背了······小时候最不爱看外国片,感觉外国人长得突兀,刀削似得脸,说话还怪声怪气的,像折叠直尺,没个拐弯的地方。最喜欢看动画片,线条圆圆的,就跟中国人的脸,轻轻浅浅的融合。长大了才知道外国人的审美,就是要高鼻深目的立体美,而且人家的说话都是国人配音!
唯一能记住的一部电影是《画皮》,因为这场电影我得了一场病。我是家里的老小,父母年龄大了反而更宠爱。看电影之前,父亲就跟母亲说“这个电影有鬼,小四得害怕”,那时候我七八岁了还没分床睡,特别黏我妈。我妈说,“不要紧,到时候给捂着点眼”。可是人就这样啊,越不让看,越想看,捂着眼睛没捂住耳朵,听音乐自己脑补更吓人。后来演到挖心那一幕,我实在忍不住好奇从我妈指缝里看了一眼,正好是鬼披头散发现身,那印象太深刻了。电影演完了,回家一晚上没敢睡,第二天就发烧了,好长一段时间不敢一个人在家·····
上了初中,学校在镇上。
镇上的电影院,那就是圣殿,尤其是小广场上,旁边有个租书店,摆着各色小人书,几本什么唐宋传奇小说,还不如现在孩子书架上的书多。店主是个驼背,但是挺赶时髦,梳着背头,打着发蜡,穿的衬衫会掖在裤子里,不像乡村男人大大咧咧那么随便,很像城里人。小书店外面还有卖冰棍瓜子的,这在当时的我看来都是神一样的职业,不用下地干活,自己卖自己吃的也敞亮。
那时候特羡慕放电影的人,觉得他们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可以天天看电影,吃瓜子和冰棍。电影上演之前会用木牌子粘上大红纸,毛笔写上电影名字,偶尔还见一张海报,那时候不懂,就叫彩画。上学经过,老远要是看见大牌子更新了,就会溜过去看看名字,过过干瘾,两毛五分的电影票虽然不贵,但是有人就觉得是浪费。后来发现,电影院也不是天天放电影,即便贴了海报也不见得就会上映,没贴海报的说不定也就会放,很有些天威难测的样子。
学校里有时候会组织看电影,但是看的大多是什么战争片,满屏幕的大男人,灰黄调子,看的只想睡觉。后来风靡一时的武打片《少林寺》在镇上公演,我们一家六口都去看,花了一块八毛的巨款。真的嘿,那时候苹果一块钱五斤哦。这个时候看懂帅哥美女了,李连杰那时候多阳刚帅气啊,那正气的眼神儿,脸盘子也不像战争片里的男人那么不可亲近。而牧羊女多浪漫啊,唱着歌放着羊闻着青草香,这就碰见了自己的白马王子。
那时候没有什么电影方面的审美,看电影主要就是为了想看看人家的人生。我当时就觉得电影里的都是真的,只不过放在片子里给大家看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