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寻常最奇崛——读《草房子》有感

        曹文轩先生的《草房子》语言读来流畅自如,故事高潮迭出,寓意品了又品,初读醇厚,再读甘甜,这里头是藏了心思的。有句诗可陈述曹先生的文章境界:“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即看起来好像很平常,其实是最为奇特卓越;做起来好像很容易,其实却是最为艰辛困难。曹先生用普通平淡的文字,不觉让人产生切入体肤的感觉,在反复熟识的过程中,细细打量,挖掘其埋藏的“言外之意”。

                感悟一:名字如此奇妙

        读完《草房子》深受感触,文章跌宕起伏,题目平实无奇,细究其因,才发现作者是良苦用心,虽然都用两个字为章节之名,如《秃鹤》《细马》,却有一番深意。

        《秃鹤》,“秃”是陆鹤的外貌特征,秃字从头到尾,陆鹤治秃头、戴帽子掩盖秃头,班里孩子拿秃头搞恶作剧,陆鹤用秃头报复却丢掉集体荣誉,演秃头连长赢得了集体荣誉。“秃”既是陆鹤自卑,心理敏感的由头,又是回归集体的筹码。

        “鹤”是有德行的禽类,脖长腿细,顶赤羽白,或高洁,或优雅,或飘逸,或志向远大。陆鹤长得瘦而高,腿细长,也有几分俊气,善良,乐于助人,最后成长为“英俊的少年”,陆鹤也有如鹤一般的体形与崇高的品质。

        作者把秃与鹤,丑陋与美丽连在一起,残缺外表与美好心灵相撞,真正的美丽在心灵。人的容貌无法选择,随着时间流逝终将枯萎凋零,唯有人格魅力经过岁月沉淀才会历久弥新。

        《细马》,“细”是细马的年龄特点,他是邱大爷最小的儿子,本应是在父母身边承欢膝下,享受天伦之乐,却远离家乡,成了邱二妈和邱二爷的养子,稚嫩的肩膀担负起了养家的责任。

        “马”是有灵性的牲畜,四蹄有力,有壮美之姿,对外界刺激反应强烈,驯服后或忠诚,或高贵,或豪迈,或荣辱与共。细马长得很精神,嫉妒心强又招惹麻烦,倔强执拗又力大如牛,精明能干,重感情,有担当,最后成长为“真正的牧羊少年”,完全小大人姿态。细马也有马一般的体形与崇高的品质。

        作者把细与马,细腻与粗犷连在一起,形单影只与勇于担当相遇,最美的遇见自在人心,人的出身无法选择,人生的关键几步,不瞻前顾后,不优柔寡断,珍惜身边的人,改变现实,努力奔跑,勇敢追梦,成就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读完文章,“人如其名”这个词语不禁深入脑海,一个人的名字反映着这个人的性格和主要特点。我想作者是在每个人的名字上下了功夫的,隐含了特别的意思。

        无独有偶,古典《红楼梦》曹公笔下人物姓名也都有特殊的寓意,比如贾雨村隐喻“假语存”,甄士隐隐喻“真事隐”,他们的名字定了红楼基调;贾母的大丫鬟鸳鸯,鸳鸯鸟本是成双成对的,有姻缘美好之意,可“鸳鸯”难以拥有自己的爱情,誓不嫁人,她的名字反喻人生际遇。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四姐妹,本应是春之希望,惜字结尾有悲伤之意,只有空欢喜一场。她们的名字第一个字连起来便是“原应叹息”,非常直观地揭示了她们的命运。

     

                    感悟二:脉络如此明晓

        读完《草房子.秃鹤》,发现帽子是个文章的一条主线,文章从春天写到了冬天,共六章节,除了第五节,其余章节都提到了帽子。

        第一、二节,秃鹤夏天戴了一顶精致帽子,如同他光滑光亮的秃脑袋一般稀罕而显眼。

        第三节, 桑桑与阿恕一起恶作剧把秃鹤的小白帽挂到旗杆顶端之后,秃鹤从追赶到瘫坐地上,从苦苦哀求到躺在桑桑家门口嚎啕大哭,悲之至极,愤怒至极。

        第四节, 即使是在严冬秃鹤也再不戴帽子了,于是就有了老师不让其参加会操的想法,他想要证明自己的存在感或者想让大家不要小瞧他,甚至想报复这些平时耍笑他的孩子们以及不尊重他的学校,就在会操时大家都戴着帽子而他甩了帽子,虽报复了众人却受到了大家的冷落。

        第六节,秃头连长的大盖帽是演出时的道具,演出时他摘了帽子自唱秃瓢换来的是集体的荣誉,大家欢呼雀跃时他躲了起来,被师生理解后,他释怀而泣。

        文章的两个高潮点与帽子都有关系,他用损坏集体荣誉的办法向同学及学校宣战,不仅没有让大家害怕,反而让大家蔑视他,脱离了班集体,得不偿失。春节文艺汇演他挺身而出,扮演了大家都不愿意扮演的角色,演出十分成功,大家理解接纳了他,重新融入了班集体,心情复杂。

           

                    感悟三:识人如此全面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把握人物特点我们可以从外貌上,活动中,他人的看法中获得,只有发现自己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成就更好的自己。“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有些看法只是暂时的,人的想法会随着事情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草房子》中的细马,面临的困境来自于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他居住的环境发生变化,语言不通,本来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他迈不过语言交流障碍这个坎,不情愿地被迫离开了学校,与读书永失缘分。他的眍眼使邱二妈产生误解,并打妄下断言:细马是一个有心机的孩子,是冲着他的家产而来。当他吃得饱,穿得暖,遮风挡雨的家被雨水冲塌,邱二爷病逝,邱二妈病疯,他卖羊,卖树,买砖盖房子,世事变迁造就了一个重感情,肯担当,有责任,孝顺的小大人。

        细马也是独一无二的,邱二妈眼中的他有着极大改观,贪玩,孝顺,能干;邱二爷眼里的他可爱,淘气,顾家;同学眼里的他野蛮而有力气,桑桑眼里的他珍惜朋友,爱护家人,执着能干……

        一场大雨犹如一次洗礼,一切变得焕然一新,经受磨难的细马胆量更足,勇气更胜,信心百倍。


        后记:每个人心灵的荒原,充斥着各种需要我们不断面对和解决的困难,禁锢我们的是来自心底的怯懦以及对未知世界的恐惧与担忧,真实的救赎,真正的成长来自内心的不断强大与不凡勇气,每一次成长就是一次蜕变,经历磨难后破茧而出。


                              2020年5月1日梧桐雨

        老公品读:

        首先,你写得更细腻一些,没有那些高大上的词语。

      再者,你会带着读者去剖析人物,就像一片一片剥葱头似的,次第开放,最后给人以醍醐灌顶和触类旁通的感觉,尤其是拿鹤的品性与陆鹤的品德,马的品性与细马的品德联系在一起的那两段!让我不由得想起作者曹文轩或许也得到了曹雪芹的真传,还是他也听过马瑞芳老师的课?

        第三,你写的读后感像你的人一样,是从心里最柔软的地方去发现,和作者肩并肩一起在阐述他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亦是观点:孩子(或者是推广到每个人)虽有明显的缺点和不足,但我们特别是社会,家庭要发现,懂得孩子们身上有闪光点!这才是最最最重要和宝贵的东西!这些闪光点是什么呢?也就是真善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