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不爱的问题

       花了一整天时间,看完了《小脚与西服》,刚买这本书的时候,真没明白这个书名的意思,直到看完整本书。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使得张幼仪,这位上海周边宝应县年仅15岁的富家小姐,就嫁给了浙江硖石的徐志摩,这位才子。当张幼仪满怀着憧憬,期待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徐志摩同志仅凭一张照片以及自己的猜测,便给予了张幼仪“乡下土包子”的名号。即使张幼仪在不停的为了充实自己,使自己能更配得上徐志摩在不懈的努力,在生完孩子之后,在她兄长的帮助下,追随徐志摩去了英国。

       但大才子的心思明显不在这位同样从乡下出来的富家千金身上,即使她的几位哥哥和弟弟都是很有才华的人。她可以和有才华的哥哥们以及父亲正常的交流任何问题,唯独不能和她的丈夫这样,但在这样的环境下她还是依然陪伴在徐志摩身边。直到她怀孕了,徐志摩爱上林徽因,急切得想要和她离婚,让她堕胎。他成为了中国史上离婚第一人。而张幼仪在兄弟朋友的帮助下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彼得,而小彼得在快三岁的时候因病去世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徐志摩经历了爱恋林徽因,追求陆小曼,同陆小曼结婚,供养陆小曼和她情人,直到飞机失事。

       作为张家的女儿,离婚后的张幼仪一直对父母隐瞒了自己离婚的消息,因为在那个社会,离婚对于一个女人来说很严重;而作为徐家的儿媳,她更是尽心尽力的照顾全家,徐家二老对她也同样赞誉有加,甚至想收她为干女儿。作为母亲,她悉心培养自己的孩子,为他创造更好的教育环境,甚至还在询问了他的意见的前提之下给他寻了一门亲事;对待陆小曼,她甚至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每个月给予足够的金钱,因为她认为照顾陆小曼是她儿子的责任,她理应给予帮助。

         她很冷静的对待她的婚姻,她认为

这样的婚姻并不表示夫妻间没有爱情,他们的爱情是结婚之后才来的。先对公婆,大家以及配偶尽义务,爱情也就跟着来了。你可能认为西方那种两个人互相挑选的“自由恋爱”,才是比较聪明的交友方式,但是我不同意这个看法,因为年轻人会失去理智。我认为时下你们这些年轻人,一开始花太多时间认识双方的一切,一直搞到没办法把对方的某缺点分开,然后又决定不结婚,这就是“自由恋爱”的问题,没有人是十全十美的嘛!

        为儿子选择对象时,她说

“我不希望她在婚姻方面和我遇到一样的麻烦,所以供她同时上英法德中等国的文学课程,这么一来她不只能够满足阿欢的审美眼光,也可以满足他的知识品味。”

        张幼仪认为,如果没有徐志摩的这样的行为,她可能永远都只是一个乡间人家的夫人,也不会蜕变的那么快。从在国内只学过很少的一些知识,到去国外学习了法语,德语,并且后来又负责了上海当时的女子银行,等等。

      这本书是张幼仪的八弟的孙女张邦梅所写,在记录张幼仪的故事的同时,她也简述了自己的一些想法,作为张家第一代在国外出生的孩子,面对文化差异,种族差异,也有很多困苦。

         一天读完这本书,简单了解了这几个载于史册的人物的过往,虽然是抱着八卦的心态看待这本书,但他们的人物形象深深的刻在我的脑子里。我很佩服张幼仪的勇气和决心,正是由于她的勇气以及她的广阔的心胸,造就了她这传奇的一生。而对于徐志摩,我只能说,是生长在那个年代男人的悲哀。陆小曼和林徽因书中提到的较少。

        噢,对了,最后回答一个问题,有关于“小脚与西服”,“小脚”是指旧时妇女缠足,这里指代在徐志摩心目中的张幼仪的“乡下土包子”的形象,即使张幼仪其实并没有裹小脚;而“西服”是西式的服装,这里指代的是徐志摩不停接触外面世界的影响。小脚与西服,是徐志摩在跟张幼仪提离婚的时候说的,他用这个词来指代他和张幼仪的差距。

       在大巴上,迷迷糊糊时睡时醒,断断续续打完这个书评。匆匆一看也不知道自己理解的对不对,记录下来以防以后忘记!


作者张邦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她出生豪门,书香世家,祖辈高官厚禄,家底优渥。 她嫁入豪门,婆家是硖石第一首富,丈夫是第一才子。 她被弃豪门,一纸...
    沫墨说阅读 1,052评论 1 2
  • 旅行来到了第三天,一大早就被客栈楼下的犬吠和雄鸡的啼叫唤醒,拉开窗帘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七点半的空气,嗯,淡...
    牛奶草莓阅读 391评论 0 1
  • 小米打电话过来说,今天被自己恶心到了,她竟然对张姐卑躬屈膝。 张姐是小米部门负责人,长袖善舞八面玲珑,小米对职场的...
    任CC阅读 991评论 0 0
  • 来自于舒婷的致橡树, 我不做攀缘的凌霄花来炫耀自己, 我要做一株木棉, 以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木棉花朵虽红艳!...
    木棉心语阅读 3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