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国庆期间,拜读了刘勋老师的《称霸:春秋国际秩序的建立》齐桓、晋文篇。通过阅读进一步弥补了我对先秦时代的历史。
主要体现在夏商周的时间概念,从夏商周(公元前2070年)到当下的新中国(公元2022年),整整约3000年历史。春秋这段主要在公元前771年,平王东迁到三家分晋。春秋时期政治制度以及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来历:周朝建立初期,采取的分封制,分封了5个方伯国:齐(姜姓)、鲁(姬姓)、卫(姬姓)、晋(姬姓)、(北)燕(姬姓),都是姬姓、姜姓。秦、楚都是由边缘发展而来的,到了战国七雄,也就是齐、晋(韩赵魏)、秦、楚、燕。在当时农业社会中,土地和人口是经济的关键要素,夹在中间的小国,例如:卫、宋、鲁等都没有发展到大国,只有边缘的齐、晋、秦、楚不断吞并周围蛮夷最终发展为大国。对于春秋时期的国君能使用的调控工具只有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土地为核心的收入分配2种。齐桓公/管仲采取3种改革措施为:叁国五鄙,定居之民,成民之事;作内政而成军令;三选都鄙人才,相地而衰征;齐桓/管仲改则没有收到既得利益集团(世袭大卿)的阻挠,和管仲尊重保障大族的核心利益有很大关系。晋文公在官员选拔和任用上率先采取“任人唯贤”策略,土地也采取分封制,这也导致最终三家分晋。
对《左转》的补充认识:结合2020年读了部分《左转》,对当时的历史也有了进一步认识。《左转》是鲁国人左丘明编写,时间上按照鲁国国君谥号为主。书中主要有14次大的战争,主要有:韩原之战(秦穆公惩罚晋惠公)、泓之战(宋襄公战楚国)、城濮之战(晋文公战楚庄王)、殽之战(晋文公战秦穆公)、邲之战、鞌之战、鄢陵之战、柏举之战。本次重点掌握了前4次战争的详细过程。
2022年10月10日星期一